大规格"黄河口"毛蟹养殖中几个关键点的控制

   2014-05-05 0
核心提示:为打响"黄河口"水产品牌,提高"黄河口"毛蟹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山东省垦利县在万亩河蟹示范园内进行了大规格"黄河口"毛蟹养殖实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养殖
为打响"黄河口"水产品牌,提高"黄河口"毛蟹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山东省垦利县在万亩河蟹示范园内进行了大规格"黄河口"毛蟹养殖实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养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和广大同行进行共同探讨。

一、池塘生态

不少单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养蟹沿用养鱼方法建池和饲养,效果不佳,"黄河口"毛蟹的成活率低,上市规格小,经济效益差。这是因为:①水底有效面积小,水体利用率低;②水质难管理,"黄河口"毛蟹生长、蜕壳中的增重率低;③池中无附着物和隐蔽物,"黄河口"毛蟹打洞率高,易逃跑,残杀机会多,易受敌害袭击;④低溶解氧状况下,池底有机物分解产生有毒气体,侵袭蟹体,影响肉质品味。

"黄河口"毛蟹的生活习性和鱼类不同,要求的生态条件也不同,它要求有覆盖率较高的水生植物的水域,浅而不污的淤泥底,pH7.5~8.5,以及清洁的水质和相宜的水深。土壤和水源一般是确定的,恰当的水深和pH也是易于控制的,但作为重要生态因子的水生植物,其品种和栽培形式不同而具有的生态作用是有区别的。如: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等,"黄河口"毛蟹喜食,却不能构成稳定的群落,难以形成有效的生态作用;水花生能形成稳定的群落,但它和蒲草一样污染水质较重;茭草根须发达,幼芽嫩茎为"黄河口"毛蟹喜事,再生能力和净水能力都较强,只是于放养蟹种较早的池塘需年年精心栽培;芦苇虽然不为"黄河口"毛蟹喜食,但净水能力强,枯死后不污染水质。茭草和芦苇的栽种形式均为条块状有浅沟,便于投喂和回捕,同时给出了肯定的生活空间,能通风与增加光照。一般水生植物覆盖率以70%~80%为宜。从生态上考虑,池塘面积过小,难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池塘面积过大,给管理和回捕带来困难。所以,池塘面积以1亩~15亩为宜。

二、蟹种放养

1.放养工夫放养蟹种最早在阳历10月,最迟在阳历6月。前者,蟹种多套放在成蟹塘中,成蟹起捕时造成残肢、死亡且大小混杂,影响越冬及春季管理;后者,适逢"黄河口"毛蟹第一次蜕壳期,不仅运输损失大,并延误了蟹体对新环境的顺应,生长起点低。所以,放苗工夫应在前一年初出售成蟹清塘后开始,晚至4月中旬结束。放苗的规格愈小,放养工夫愈应恰当提前。

2.蟹种质量要求规格整齐且达到肯定的重量,养殖当年才能达到100g/只~150g/只的上市规格。据笔者测定,成蟹养殖中蜕壳增重率在47.3%,好的达到61.3%,从4月~9月最少蜕壳2次,最多可蜕壳4次,考虑到非蜕壳生长积累增重,设4次蜕壳增重率为80%,要求上市规格100g/只,则测算出蟹种最小规格不得小于52g/只;就一般的养殖水平而论,蜕壳生长增重率在50%~60%之间,蟹种规格要求在40只/kg~80只/kg为宜。其次,人工养成的幼蟹较自然蟹种规格小,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当年达到性成熟,生物学个体重量明显下降,一方面是人工育苗技术与河蟹发育要求仍存在不协调的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河蟹种质的严重退化,而性成熟的个体春季首次蜕壳的死亡率在60%以上。所以,选购蟹种不仅要注意规格,也要选择良种,同时要检查性成熟情况及个体比例。

3.放养密度蟹种放养工夫在4月中旬以前,池塘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占80%,其有效面积可达100%~150%,淤泥浅而不污,蟹种规格40只/kg,放养密度1.5只/平方米~2.0只/平方米,养殖成活率85%~90%;蟹种规格60只/kg,放养密度2.0只/平方米~3.0只/平方米,养殖成活率80%~90%;蟹种规格80只/kg,放养密度3.0只/平方米~4.0只/平方米,养殖成活率75%~800;蟹种规格100只/kg,放养密度4.0只/平方米,养殖成活率70%~80%,放养密度还可视条件优劣而酌情增减。

三、饲料

"黄河口"毛蟹的食谱广,选食性强,所以单品种饲料的连续投喂都存在诸多弊端:①营养单一,蟹体生长慢;②饲料利用率低,系数高;③污染严重,败坏水质。通过实验比较,用高级与低级两类原料混合配制的饲料,"黄河口"毛蟹对它的选择性强于单一成分的饲料,饵料系数明显降低,蟹体生长速度快。同时,在有商品饲料的情况下,"黄河口"毛蟹仍需摄食肯定量的水草,所以不管精饲料如何充足,还应恰当投喂一些水草。

四、管理

1.蜕壳期间的管理养蟹比较好的单位,蜕壳高峰期10天,有的则要20天~30天,显然,群体蜕壳期限过长不利于增重和养成,就保护软壳蟹来说,其措施也只能表现在蜕壳过程的管理上。要使"黄河口"毛蟹集中蜕壳,要点包括:①准确把握每次蜕壳的工夫;②每次蜕壳前后,饲料中的动物性蛋白等营养成分要达到50%~80%;③一旦发现有蜕壳蟹,即泼洒生石灰15kg/亩~20kg/亩,同时大量加水、换水,并使新水位高出原水位10cm,以增加附着物的面积;④蜕壳进入高峰期后,只注水不必换水;⑤在高峰期间,要增加饲料台数量,以保证软壳蟹充分摄食。蜕壳后的软壳蟹经2天左右软壳变硬,但在室内饲养需要10天。实践证明,光照强弱对软壳硬化有较大影响,因此,塘埂不易栽种成荫的树木。

2.春季管理初春昼夜温差大,由于"黄河口"毛蟹对温度较敏感,当下午水温达到7℃以上便出水活动,夜间温度渐低至2℃时,步足僵硬,同秋末冬初一样出现"恋埂"现象。故早晚要坚持巡塘,把冻僵的"黄河口"毛蟹放在20℃左右的温水中,可恢复正常。及时投喂少量的优质饲料。存塘的成蟹要及时出售,否则在水温达到13℃以上易交配死亡。小规格不能上市、性腺成熟的个体,要雌雄分开养殖,直至第一次蜕壳结束,此时性腺已退化到Ⅲ期-Ⅰ期。要及时清塘、清淤、除杂草、施钙肥。

3.夏季管理把握投喂量,饲料不能过量。注意水质变化,防止池底有毒气体的产生。定期运用微生物制剂或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也可定期施入生石灰,定期换水。汛期防止蟹体逃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螃蟹能否与鳖混养
    因为鳖性特别凶猛,同类之间也互相残杀,大鳖吃小鳖的事屡见不鲜。如果螃蟹与鳖混养,螃蟹蜕壳后的"软壳蟹",极易成为鳖的美餐。同时,螃蟹与鳖在食性上有某种程度的近似,易发生抢
    06-04
  • 蟹种越冬死亡的原因
    1、水体缺氧:这是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缺氧的原因有:①水质清瘦,水中浮游植物太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不够消耗;②池水过浅或水中有机物过多,耗氧过大;③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蟹
    06-04
  • 蟹种越冬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由于蟹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养殖户养殖河蟹劲头不足,蟹种越冬工作更易被养殖户所忽视,往往造成大批死亡,引起更大损失。现就越冬期间蟹种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
    06-04
  • 蟹种越冬管理五要点
    一、选择越冬池。越冬池要环境安静,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池深1.5至2米,面积2至4亩。运用前用生石灰100千克/亩清塘消毒。二、选择蟹种。越冬蟹种要体质强壮,规格均匀,胶体完整,无
    05-26
  • 水库养蟹技术
    (1)水库选择平原型的千亩以下的为好。千亩以上的大中型水库可利用库滩库湾、浅汊水域,施行网拦或网围养蟹,不宜,大面积全库放流。水位变动幅度较大的山峪型水库,轻易干涸的水库
    05-14
  • 大水面捕蟹技术
    进入秋季,成蟹性腺开始成熟,准备进行一年一度的生殖洄游。这时,湖泊、水库、河沟等大水面养殖的河蟹应适时起捕,以避免逃蟹造成损失。一、捕捞工夫确定合适的捕蟹工夫是提高养蟹
    05-14
  • 池塘养蟹的秋季管理
    一、投足饵料秋季是螃蟹生长最快的阶段。此期饵料的配备要求做到精、粗结合,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可利用的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虾、螺蛳及蚌肉、鱼粉、蚕蛹
    05-14
  • 育珠河蚌的池塘是否可套养螃蟹
    一般来说,以不套养为好。因为河蚌喜欢在肥水中生活,而螃蟹却喜欢在清瘦的水质中生活,两者要求的生态环境不同。再者,河蚌在活动经常将斧足伸出壳外,极易被螃蟹钳食,导致河蚌受
    05-05
  • 螃蟹喜欢在哪里生活
    螃蟹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上的洞穴里,也喜欢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中。蟹穴的分布,在潮水涨落的江河中,多位于高低水位之间。生活在湖泊中的螃蟹,因水面宽广,洞穴比较
    05-05
  • 怎样鉴别性早熟“小老蟹”
    河蟹性早熟就是在其尚未达到商品规格时,已由黄蟹蜕壳变为绿蟹,性腺发育成熟,在盐度变化的刺激下,能够交配产卵繁殖后代,这种未达商品规格就性成熟的蟹通常被称为“小老蟹”。“
    05-05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