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2014-11-02 0
核心提示:近几年,丁庄镇日本对虾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台湾斑节对虾作为二茬日本对虾的换代品种实验养殖1640亩,收获成虾29370千克,收入231万元。2005年,结合我们
近几年,丁庄镇日本对虾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台湾斑节对虾作为二茬日本对虾的换代品种实验养殖1640亩,收获成虾29370千克,收入231万元。2005年,结合我们几年来不断摸索总结的对虾绿色养殖技术,推广养殖达到1.8万亩,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总结如下:

一、自然条件

养殖区距离工业区、生活区较远,无电力设备,主要依赖潮汐作用进水,依赖柴油水泵补水,养殖用水为渤海湾海水和支脉河咸淡水混合,水中基础饵料生物量适中。养殖模式以粗放式养殖为主。1987年开发的老池塘4000亩,进排水闸门、渠道完备,池底淤泥厚度平均30厘米,池中生长芦苇面积占水面的1/5~1/3;2002年开发的池塘14000亩,进排水运用同一个闸门、同一条渠道,池底淤泥厚度为15~20厘米,池中基本无芦苇等较大型水草。

二、主要技术措施

1.池水消毒台湾斑节对虾在我地区作为二茬日本对虾的替代产品,一般是利用头茬日本对虾的养殖用水,在5月下旬,日本对虾收捕前半个月,换水约占池水的1/2,然后用二溴海因0.3~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7天后进苗放苗。

2.苗种放养苗种来源于河北黄骅。苗种为经过检验合格、体色鲜亮、体质强壮、反应敏捷、逆流能力强、无病灶、无拖带物、规格均匀、体长1~1.5厘米的健康虾苗。6月上旬,水温达到台湾斑节对虾的生长适温,日本对虾也开始收捕,此时可进行放苗工作,若放苗工夫过早,收捕日本对虾时会把长势较快的台湾斑节对虾一同收捕上网,工夫过晚则达不到商品规格。选择天气晴朗无风的早晨4~7点放苗,放苗时把运苗袋放入池水中半个小时左右,等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度接近时,缓缓把虾苗倒入池中。注意放苗时水温差不大于3℃,盐度差不大于5。放苗密度为6000~10000尾/亩。

3.基础饵料生物强化培育3~4月份池塘纳水后,通过生物移植来增加池中基础饵料生物数量。移植生物有:藻钩虾(2千克/亩)、蜾赢蜚(2千克/亩)、浒苔(5~10千克/亩)。受头茬日本对虾影响,5月中下旬时,池中基础饵料生物量达到最低。我们在放苗前半个月最后一次换水后,开始对基础饵料生物的强化培养,每亩水面一次性施入尿素3千克、过磷酸钙0.4千克,同时每天下午4点以后投喂豆粕一次,投喂量为3千克/亩,到放苗前一天停止投喂。放苗10天后,基础饵料生物数量会达到又一个高峰值。

4.养殖管理

(1)水质管理:养成前期(体长5厘米以前),重点是培养好基础饵料生物,保持池中生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根据生物量、透明度和水色的变化及时施肥和换水。虾苗入池后,每周施尿素一次,运用量为1千克/亩,施肥工夫选择在上午,阴天停用。为便于基础饵料生物繁殖,池水水位不宜过深,以保持合适的透明度与水温。

养成中期(体长5~11厘米),池中的基础饵料生物飞快减少,水温加速降低,一些台湾斑节对虾不能摄食的浮游动物、原活泼物开始增加,此时每亩水面放入2~3尾梭鱼以及部分贝类,稳定池水、池底环境,伴着水温的降低,补充池水至最深水位。

养成后期(体长11厘米以后),这一时期的水质管理难度最大,要恰当进行换水,换水量控制在每次不超过池水的30%。同时要加强对池底的观测,定期运用生石灰和底质改良剂,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保证水环境稳定。

(2)投饵:养殖前期,由于池中基础饵料生物达到一个高峰值,可以先不投喂。养殖中后期,开始投喂卤虫、鸭舌蛤、蓝蛤、四角蛤等鲜活饵料,同时过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鲜活饵料时要冲洗干净,注意其鲜度,最好是当天采捕当天投喂,贝类要打碎后投喂,每天投喂两次。投饵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正常情况下,投喂一个半小时后饱胃率达到60%~70%即可。

(3)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池,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日常管理主要内容有:①检查对虾的活动情况,虾池巡池游动是饥饿的表现,爬边、侧倒、打转都是疾病表现。②发现病、死虾要及时捞出并检查死因。⑧注意进水水源中的生物活动情况,严防发病池塘排出的水再次进入池塘。④观察摄食情况和饵料消耗情况。⑤注意闸门、堤坝、闸网的检查,发现不好的兆头赶紧采取措施。⑥观察水情,发现水体变红、变暗、泡沫带色时要及时采取换水措施。⑦观察池底颜色和气味。

(4)收捕:根据市场情况和对虾生长情况,选择中秋节、国庆节前分批收捕。采用陷阱网,运用肯定网目,捕大留小,以获得更好的效益。发现水温降低、水质突变、虾病发生等异常情况时,采取提闸出虾的方式积水中盈余的少量对虾,利用抄网收净。

三、效益分析

1.产量养殖1.8万亩,收获对虾291吨,平均亩产16.17千克,单户最高平均亩产达到28.5千克。

2.经济效益市场售价为70~108元/千克,按均价90元/千克计算,总收入2619万元,亩收入1455元;扣除饵料、苗种、用药、网具、人工费等共计380元,亩均纯收入1075元;单户最高亩纯收入达到1823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对虾养殖场址的选择和养殖虾池的改造
    对拟选场址应先进行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淡水资源、生物相、饵料生物资源等综合调查,同时对建场后生态环境影响及对其它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估。提出想象方案,经过可行性论证,
    11-02
  • 斑节对虾精养技术的模式(四)
    四、天津汉沽高盐度海水精养对虾模式(一)养虾场工程及设备配套情况1.池塘规格实验池为天津市精养模式示范区300亩连片虾池,虾池最大面积8亩,最小面积1.5亩,平均面积5亩。虾池
    11-02
  •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虾场条件
    1、场地选择养虾场地应选择在潮流畅通,无工业污水污染,盐度8‰-30‰,pH7.8-8.7,溶解氧5毫升/升以上,硫化氢测不出,铜、汞、锌等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渔业标准,饵料生物资源
    11-02
  •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病防治措施
    1、主要症状。病虾厌食、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病虾空胃,行动迟钝,弹跳无力,静卧不动或游动异常;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出现白斑点,甲壳软化也较常见,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
    11-02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因及症状
    主要病原对虾白斑病毒(WSBV),主要症状对虾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坏死,病虾沿池边缓慢游动,多数虾软壳,脱壳困难,肠道无食物;易剥开虾壳,在光芒下迎光可见头胸甲上有园点状的白点
    11-02
  • 虾塘混养泥蚶对虾塘有哪些要求?
    1.虾塘条件:选择的泥蚶与对虾混养的虾塘首先要排灌方便,具有进排水陡闸,并配备水泵,预防小潮期不能纳潮时运用,虾塘要求其涂面平缓、背风向阳、塘底平整,面积以5~10亩为宜。2.
    11-02
  •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三)
    二、巡塘观察养殖期间应自始至终密切注意塘内虾的动态和环境变化,包括观察水体和池底颜色、气味,检查饵料消耗和流失情况,观察虾活动状态,检查堤坝是否安全,闸门是否漏水,以及
    11-02
  • 南美白对虾软壳病的防治
    南美白对虾发生软壳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1、长期投饵不足,使对虾呈现饥饿状态。2、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钙和磷的比例不恰当。很多虾农用低档饲料来投喂南美白对虾,这些饲半
    11-02
  • 斑节对虾投苗要点
    虾塘内滩面水深应达0.7-1米,水温应在20℃以上,水的pH值为7.8-8.6,如果育苗池水和虾塘水盐度差别较大,出现虾塘盐度高于或低于育苗池水的情况时,前者应将盐度调低,后者则可采
    11-02
  • 南美白对虾池塘整治措施
    岁末年初,伴着养殖季节的到来,众多南美白对虾养殖者又在准备着新的养殖计划。笔者在进行养殖实践及技术推广服务中发现,目前部分多年养虾池塘的"老化"进程加速,有效养殖周期
    11-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