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水质调控技术

   2014-11-02 0
核心提示:水质调控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中心环节,因此,养虾就是养水,养水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贯穿到放苗量要合理、饲料质量勿劣质、投喂勿超量、换水量勿多、水色和透明度、池底塘面
水质调控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中心环节,因此,养虾就是养水,养水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贯穿到放苗量要合理、饲料质量勿劣质、投喂勿超量、换水量勿多、水色和透明度、池底塘面清洁度、水质理化因子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生长环境,水质调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一、良好水质的理化因子指标

1.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2.透明度30cm~45cm。

3.水温18℃~40℃,最适28℃~35℃。

4.盐度0~40‰,最适5‰~25‰,日变化不得超过5‰。在淡水中可养殖,但虾苗必须经过淡化。

5.pH7.4~9.0,最适8.2~8.6,日变化不超过0.5个单位。

6.溶解氧高位池5mg/L以上,普通池塘4mg/L以上。夜间生物呼吸作用使溶解氧下降,轻易缺氧产生浮头现象。

7.总氨态氮<0.6mg/L(非离子浓度小于0.01mg/L)。

8.硫化氢<0.1mg/L。

9.亚硝酸态氮<0.1mg/L。

10.化学耗氧量<5mg/L。

11.其它成分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二、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水质调控

1.选择潮流畅通、无工业和农业污染的地方,提供优良水源。

2.池塘面积要小,水要深。池塘面积3亩~4亩,水深2.5m~3m,中心排污,池塘小且水深有利于水环境的稳定。同时,放苗量要合理,高位池水深2m~2.5m时放苗量8万尾/亩~12万尾/亩,有增氧机的泥(沙)塘水深1.5m~1.8m时放苗量4万尾/亩~7万尾/亩,无增氧机的普通池塘水深1.5m~1.8m时放苗量1.5万尾/亩~3万尾/亩,无增氧机的池塘水深1.3m~1.5m时放苗量1万尾/亩~1.5万尾/亩。

3.要建沉淀净化池,海水经沉淀净化后可降低病原菌及宿主数量,净化水质。

4.有条件的池塘池底要铺地膜,以隔绝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创造优良水质。

5.各生长期池塘水深依次是:养殖前期1.5m、养殖中期2m~2.5m、养殖后期2.5m~3m。深水养大虾,并增强对虾预防外界因素(如大雨、台风、高温、寒潮等)影响的能力,有利于保持优良水质持续的局面。

6.勿大排大灌,从养殖中期开始每天早、晚排出底层水和抽进地下井水补充,日换水量不超过10%,不要换进太多新水,新水与池内旧水理化因子不同,环境条件突然改变过大会使南美白对虾产生应激反应而发病。

7.合理运用增氧机,要做到任何时分池水溶解氧含量在4mg/L以上,同时利用增氧机推动水环流,把残饵和粪便集中到池塘中心,通过排水将污物排出池外。

8.经常保持水面和池底清洁,把水面泡沫、死藻等飘浮物捞干净,同时也要使池底保持清洁,经常用吸污泵在池底中心及附近地方吸污,减少污染源,保持水质纯洁。

9.维持稳定的单胞藻数量。在养殖全过程中,培养以单胞藻为主的水色和保持相宜的透明度是特别重要的管理内容。单胞藻繁殖旺盛的水体,不但溶解氧含量高,而且可以稳定水质的物理及化学要素,清除氨态氮等对南美白对虾有害的物质,减轻环境中的应激因素。要求水色以硅藻、绿藻等为优势藻相形成的黄绿色、绿色、茶褐色、红棕色为好,透明度控制在30cm~45cm,同时应预防透明度急剧变化,控制丝状藻繁殖,低盐度养殖池有利于单胞藻的培养,但也易引发轮虫暴发性繁殖而造成单胞藻大幅度波动,所以需经常检查浮游生物情况。连续阴天、暴雨时均易造成藻类下沉,使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故应开动增氧机搅动水体。藻相不良或透明度过大时,可及时向养殖池引入其它池塘藻相较好的藻液,并泼洒5ppm光合细菌,有利于藻相与菌相平衡,稳定水质。

10.每隔10天~15天施用1次5ppm光合细菌和20ppm沸石粉,混合均匀后抛撒池塘,有益菌分解残饵和粪便,以及转化有害物质,同时沸石粉吸附有害物质的毒性,可优化水质。

三、常见现象及可采取的措施

1.水清养殖早期出现水清见底的现象,原因有3种情况:①有的养殖户不注意肥水这一关,急着放苗而造成"先天性"水清;②有的养殖户越施肥池水反而越清,铺满池底的有害藻吸收肥料,有益藻无法生长;③有的是藻相不稳定又不及时追肥造成水清。①和③的情况都应恰当换水并抽取周边水色靓的水纳入藻种,用3PPm单胞藻促长素和有机肥溶解全池均匀泼洒,并施5ppm光合细菌和经发酵的2ppm利生素调水繁殖基础饵料生物,并注意每隔2天~4天追肥一次,水色会培养起来。在没有放苗前出现②情况应排干池水,彻底清理干净有害藻,然后再进水肥塘。

养殖中后期水清的现象,原因有3种情况:①环境突变(如暴雨)使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应换水或从别的池塘抽进藻相好的水;②水中pH过低也会造成浮游生物死亡,水清,应换水,用10ppm~20ppm生石灰以及EM菌和有机肥肥水;③水中无浮游植物,存在大量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也会使水变清,通过换水,用二溴海因0.3ppm,待毒性消失后施入有益菌和过量肥料肥水。

2.水太肥养殖后期水浓太肥,透明度小于30cm,主要原因是投喂超量和粪便等排泄物多,残饵和粪浸出物富营养化,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太肥。改进措施是把握准确的投喂量,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通过观察网了解摄食情况。根据对虾生理状况、天气情况,调整下一餐的投喂量,这种方法是目前比较科学的投喂方法。尽量做到每餐料都吃完,没有剩料就不会污染水质、败坏水质。经常开动增氧机把污物集中至养殖池中心,通过经常换水和吸污可把污物排出池外。每天早、晚都换水,抽地下井水进入虾塘,每日换水量控制在10%以内,尽量不要从海区直接进海水,避免病菌水平传播,即换水有利于提高池水透明度,使水不太肥。经常施用0.2ppm芽胞杆菌,有益菌会分解残饵和粪便,同时施用20ppm沸石粉调节水质,使水不太浓和太肥。

3.针对池水内含有害物质(氨、硫化氢、硝态氮)偏高采取措施利用水车式增氧机使水体增氧环流,把废物集中在池塘中心,用吸污泵吸污而排出池外,减少污染源,净化水质;施用有益菌分解氨、硫化氢、硝态氮,把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有益活菌还分解残饵和粪便,减少污染,净化水质;沸石粉吸附氨、硫化氢、硝态氮,减少有害物质浓度,优化水质,营造良好环境;有条件的池塘,可排出池水而进入江篱养殖区,江篱吸收有害物质,再把水循环到虾池,形成水质良性循环系统。

4.pH偏低或偏高pH偏低可用生石灰调节,pH偏高可采取换水方法调节。

5.下暴雨后池塘水体分层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暴雨来临之前提高虾池水位,增强虾体预防功能,减少其应激;排掉池塘表层雨水;开动增氧机搅拌池塘上、下层水体,使之混合。

6.池水表层起泥皮这是底层藻类死亡引起的,应及时捞除干净。

7.当起动增氧机时水体表面出现白色泡沫且不能散开消失这是由于水质肥沃、藻类老化引起,应及时换水。

8.在夜间见池水有发光现象这是由于发光细菌、甲藻或夜光虫与水活泼物摩擦产生亮点和亮线,明白见到动物游动方向。夜光虫大量繁殖引起缺氧,造成虾体窒息死亡;甲藻分泌毒素危害对虾。若是由发光细菌引起发光,可用0.3ppm二溴海因消毒,隔3天施用有益活菌;若是甲藻或夜光虫引起发光现象,可用0.7ppm硫酸铜泼洒而对虾体无影响。

9.池塘水质出现几种颜色对养殖的影响黄绿色池水主要由硅藻和绿藻形成藻相,这些藻类是幼虾的开口饵料;茶褐色或红棕色池水主要含有硅藻,也是对虾的优质饵科生物;绿豆青色池水主要含有绿藻,也是对虾的饵料生物;黑褐色(酱油色)池水主要含有鞭毛藻、裸藻、褐藻等,这种水色是虾池管理失常(如投喂量过多、残饵增多、底质恶化等原因)造成的,虾体易中毒死亡;黑色池水主要含有金黄色鞭毛藻,池中积存太多的有机物,经细菌分解而池水酸碱度下降,不适于养虾;池水白浊主要含有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及有机碎屑和粘土微粒,池虾易得病,成活率低;如果水体发黑而有腥嗅味,说明水下腐败的有机质太多,轻易引发病害。

如池塘内还未放苗,水体就出现上述后三者情况的颜色,可把池塘内的池水排干,清理干净池塘再重新肥水;如池塘内已经放苗,就采取换水、施用光合细菌或底质改良剂、从其它池塘引进良好藻液等措施。

四、几种主要养虾模式对改良水质的作用

1.封闭式海水再循环和零交换水的养殖模式养殖一茬对虾只用一池水,也就是现在提倡的零交换水系统(循环用水)。整个养殖过程中池水除渗漏、自然蒸发及吸底污损失一些水而采用井水补充外,一律不补充海水的养殖模式称为循环水生态精养对虾模式。虾池的水流程循环路线:虾池一接污池一沉淀池一水生生物沟一过滤池一细菌池一虾池。该模式是以投放有益细菌来取代药物防治病害,养殖全过程绝对禁用药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养虾效果。

2.半封闭淡化养殖模式在有淡水资源的地区,无论低位池还是高位池,均应首先采用地下淡水添加养殖模式。在养殖前一次性注足海水,消毒以后不再添加海水,在养殖过程中逐渐添加淡水。淡水每次进入量不超过10%,且盐度日变幅在5‰以内,最终盐度为3‰左右。在纯淡水也可养殖,但虾苗要淡化。在高密度养殖时保证溶解氧在5mg/L以上,低密度养殖则溶解氧在4mg/L以上,改良水质以降低WSSV的发病率,促进对虾生长。

3.过滤和净化海水防病养殖模式该系统在工程想象和建造方面、养殖技术管理方面都与传统的养虾模式有显著不同。该系统以自然海水为养虾水源,通过对海水水源进行过滤或净化处理后用于养殖对虾,养殖系统产生的废物通过特别想象的膜底池塘、中心排污系统等设备随时排出系统之外,排出的废物经过恰当处理再排入大海。

4.高位池养殖模式高位池包括水泥池、砌砖池、地膜池等,以动力提水方式引海水入虾池。提水养殖不受潮水限制,水质环境较易控制,运用增氧机、引进井水、水质改良剂、有益微生物和调控单胞藻等措施可以保持水质良好稳定,可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气愤会,从而提高养虾的成功率。还有多级高位池养虾模式,为避免放养密度过高,在养殖中、后期因残饵、排泄物以及败坏的藻类等有机物的堆积而造成水质恶化或池底老化,可将养殖期分为二级、三级养虾。

5.混养模式混养是将食性和生态位互补的两种或多种养殖生物以肯定比例放养在同一池塘中,目前较多的是虾鱼混养、虾贝混养、虾蟹混养、虾藻混养等,它使得虾池中各生态位和营养级均有相宜的养殖对象与之相对应,水体中的各种自然饵科生物和投入的人工饲料能尽可能被充分利用,提高了虾池中物质和能量的总转化效率。但两种或多种生物混养在同一水体之中,一方面养殖生物在生活空间和溶解氧上产生直接竞争,以及自身产生代谢废物会造成的相互危害,另一方面混养的杂食性鱼类可摄食高品质的对虾饲料,造成对虾对投入饲料的利用率相对降低。

6.对虾封闭式综合生态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从优化养殖系统的结构人手,把虾鱼混养、虾贝混养、虾藻混养进行技术搭配,变单种养殖为多种综合养殖,把利用生态环境与饵料生物资源上有互补作用的经济水生生物以合理的比例养殖于同一封闭区内。在养殖过程中除虾池投喂外其他养殖区不投喂,投入的对虾饲料在多级养殖池中通过不同营养级和生态位上各种养殖生物的多层次利用,饲料利用率可以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降低了消费成本。通过优化有益微生物群落,对水质进行生态调控,进一步净化水质。每个养殖区既是消费区又是生物净化区,具有消费产品和净化水质的双重功能。养殖用水经生物净化和物理、化学处理得以循环利用,完成养殖期间废水的零排放,减少对海区环境污染,提高海水利用率,减轻对海区环境污染,是一种无公害生态型综合养殖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对虾养殖场址的选择和养殖虾池的改造
    对拟选场址应先进行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淡水资源、生物相、饵料生物资源等综合调查,同时对建场后生态环境影响及对其它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估。提出想象方案,经过可行性论证,
    11-02
  • 斑节对虾精养技术的模式(四)
    四、天津汉沽高盐度海水精养对虾模式(一)养虾场工程及设备配套情况1.池塘规格实验池为天津市精养模式示范区300亩连片虾池,虾池最大面积8亩,最小面积1.5亩,平均面积5亩。虾池
    11-02
  •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虾场条件
    1、场地选择养虾场地应选择在潮流畅通,无工业污水污染,盐度8‰-30‰,pH7.8-8.7,溶解氧5毫升/升以上,硫化氢测不出,铜、汞、锌等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渔业标准,饵料生物资源
    11-02
  •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病防治措施
    1、主要症状。病虾厌食、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病虾空胃,行动迟钝,弹跳无力,静卧不动或游动异常;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出现白斑点,甲壳软化也较常见,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
    11-02
  •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因及症状
    主要病原对虾白斑病毒(WSBV),主要症状对虾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坏死,病虾沿池边缓慢游动,多数虾软壳,脱壳困难,肠道无食物;易剥开虾壳,在光芒下迎光可见头胸甲上有园点状的白点
    11-02
  • 虾塘混养泥蚶对虾塘有哪些要求?
    1.虾塘条件:选择的泥蚶与对虾混养的虾塘首先要排灌方便,具有进排水陡闸,并配备水泵,预防小潮期不能纳潮时运用,虾塘要求其涂面平缓、背风向阳、塘底平整,面积以5~10亩为宜。2.
    11-02
  •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三)
    二、巡塘观察养殖期间应自始至终密切注意塘内虾的动态和环境变化,包括观察水体和池底颜色、气味,检查饵料消耗和流失情况,观察虾活动状态,检查堤坝是否安全,闸门是否漏水,以及
    11-02
  • 南美白对虾软壳病的防治
    南美白对虾发生软壳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1、长期投饵不足,使对虾呈现饥饿状态。2、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钙和磷的比例不恰当。很多虾农用低档饲料来投喂南美白对虾,这些饲半
    11-02
  • 斑节对虾投苗要点
    虾塘内滩面水深应达0.7-1米,水温应在20℃以上,水的pH值为7.8-8.6,如果育苗池水和虾塘水盐度差别较大,出现虾塘盐度高于或低于育苗池水的情况时,前者应将盐度调低,后者则可采
    11-02
  • 南美白对虾池塘整治措施
    岁末年初,伴着养殖季节的到来,众多南美白对虾养殖者又在准备着新的养殖计划。笔者在进行养殖实践及技术推广服务中发现,目前部分多年养虾池塘的"老化"进程加速,有效养殖周期
    11-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