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插秧注意问题

   2014-11-02 0
核心提示: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省成本、增产、增收的特点。据调查,一般田块增产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个别农户效益不好,没有充分发挥该项目技术的增产、增收潜力。其原因如下:(1)育秧不规范:一是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省成本、增产、增收的特点。据调查,一般田块增产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个别农户效益不好,没有充分发挥该项目技术的增产、增收潜力。其原因如下:

(1)育秧不规范:

一是床土准备不充分,质量不达标。部分群众直到落谷前匆忙选用沟旁路边或大田表土作床,以至床土瘠薄,肥力水平较低,粗细不匀,草籽较多,造成苗床的杂草、杂质、残枝败叶等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和根系发育。或者播前床土氮肥用量太大,拌和太晚,肥土未融合,有机肥未腐熟,地膜覆盖后遇高温肥料飞快分解,造成种芽肥料中毒,产生烂种烧芽。

二是盖籽土太细、太厚或太粗、太薄或粗细不匀,厚薄不一,造成表土板结,芽谷缺氧,焖种烂芽或苗床保水性能较苗高,秧苗粗组不匀,高低不一,均匀度和整齐度差。

三是秧龄太长。由于前茬成熟推迟,大田泡土整地跟不上,或者插秧机作业时出故障,操作不纯熟,作业效率低等原因,不能在计划工夫内结束移栽。由此造成秧田通风透光矛盾激化,秧苗窜高,素质变差,严重的秧田纹枯病,叶稻、瘟蔓延,影响机插后遇青活棵,以至造成死苗。
四是播种质芽差。催芽不整齐,芽谷生长不一致,撒种不均匀,床土水份不足或不匀。造成秧苗生长不整齐,大苗欺小苗,密处苗挤苗,形成缩脚苗。
五是苗床管理不精细。揭摸过早或过尺,造成出苗不整齐或秧苗窜高严重,受伤弯曲,虫害死苗。播种盖膜后,膜内土壤温度较镐蝼虫蚯蚓等地下害虫活跃、咬伤、咬断或松动根系造成幼苗死亡。机插秧苗遭立枯病危害造成成困死苗。

(2)机插质量不高:

一是田间无水层或水层太深。田间没有水层,既加大插秧机运行时阻力,降低机械作业效率,又不能利用水层清洗秧爪,轻易出现分离针和送秧器带泥带秧现象,增加漏插机多本、少本苗;面田间水位太大,不仅影响移栽深度,增加漂秧,又因插秧机运行时水面起浪头,冲击已栽插的秧苗,增加边行例苗和漂秧。

二是田脚较烂,壅泥严重。插秧机下陷较深,增加机具运行和难度,造成已栽秧苗倒苗,立苗差,漂苗多。

三是大田整地不平。除了插秧难以保证质量外,还给化学除草增加了难度,无水层地方封杀杂草无效果,水位较深的地方轻易难形成伤苗。
四是秧板切块不规则。秧洗过宽容另秧,影响纵向送秧,出现一行或多行缺株;秧片过窄或不方整就会在横向送秧时造成缺棵或小棵。

五是大田更荐不争,残茬浮在表面,影响机插质量。

(3)大田管理粗放:

一是除草剂施用不当。机插秧属小苗移栽,抗性较差,部分群众用常规手栽大苗除草剂除草,造成药僵苗,以至死苗。

二是用肥不当。基肥,分蘖肥用量多而穗肥用量少或不施穗肥。导致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穗型小,结实率低;有的只重视施氮肥,忽视磷,钾肥施用,导致前期僵苗,赤枯病发生严重。

三是三代三化螟防治不当。由于机插秧小苗移栽,抽秧偏迟,与三代三化螟卵孵期相吻合,有的用药不准时或药剂不对,药量不足,导致白秧较多,影响产量。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水稻大田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水稻栽培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点。1、适时移栽:大田移栽期为5月20-6月10日为最佳节令。2、规范条栽,合理密植:要求规范拉线单行条栽,南北行向,株行距为2×3寸,单行栽插,做到匀植,浅插,
    03-08
  • 水稻精确施氮效果好
    2006年7月,我们根据水稻土壤的供肥特点和需肥规律,施行了水稻氮肥运筹实验,探讨精确施肥与常规施肥在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取得了较好的收效。这次实验设处理Ⅰ不施氮肥、处理Ⅱ精确施氮肥、处理Ⅲ常
    11-02
  • 水稻分蘖期管理措施要点
    1.早施促蘖肥、酌施保蘖肥氮素营养对水稻分蘖起着主导作用,水稻分蘖期的施肥量是全生育期的25―30%,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蘖肥,使叶色飞快转黑,是促进前期分蘖的主要措施。早熟品种分蘖期短,促蘖肥必须在插秧后7―10天内
    11-02
  • 都江堰市水稻杂糯间作栽培技术
    水稻杂糯间作是充分利用杂交稻与糯稻品种之间生育期和植株高低差异所形成的时空优势进行立体间作的一种栽培技术。实践证明:水稻杂糯间作既能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水平,达到提高杂交稻产量,节约土地,亩增
    11-02
  •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立枯病是水稻苗期最主要的一种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东北寒冷稻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1、症状及发病时期立枯病主要
    11-02
  • 水稻有机栽培问题探索
    有句谚语『一兼二顾,摸蛤蛎兼洗裤』,意思是说做事情能瞻前又顾后,一箭双雕;但它的原意是指河流特别清澈,鱼虾悠游自在,很多河流中消费大量蛤蛎,农夫因生活困苦,常利用农闲工夫,带着竹篓至河中捡拾蛤蛎,作为三餐菜食,同
    11-02
  • 水稻品种――红泰优996(原名:泰优996)
    选育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品种来源:珞红3A×RT996特征特性:由红莲型不育系为母本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搭配。全生育期12月中旬播种147天,2月上中旬播种121-132天,与II优128(CK)全生育期
    11-02
  • 盐粳9号(水稻)
    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中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高感纹枯病;条纹叶枯病2005-2006年田间种植鉴定最高穴发病率14.9%(感病对照两年平均穴发病率87.6
    11-02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控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也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1991年首次传入江苏省,对水稻的消费造成了严重危害,后经大力整治,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伴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
    11-02
  • 水稻塑料软盘育苗技术(下)
    5、播种方法播种方法有旱播和浆播两种形式,采用旱播的必须预先准备好营养土,营养上宜用较肥沃的泥土,不宜采用松散的沙质土,一般每亩大田秧需要干泥粉40公斤左右。播种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将营养土填至秧盘孔深的一半
    11-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