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防治小麦赤霉病

   2014-11-02 0
核心提示:4月中旬,安徽小麦正值扬花初期,由于连阴雨增多,致使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病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发展与菌源量以及温度、湿度
4月中旬,安徽小麦正值扬花初期,由于连阴雨增多,致使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病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发展与菌源量以及温度、湿度、雨日、日照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尤其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将特别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发展。

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穗腐:小麦扬花时,衩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茎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现可见粉红色霉层。

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雨水作用较大。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暖和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专家提醒,赤霉病防治要适期:小麦扬花株率达10%左右时喷药预防;施药后,若遇3天以上连阴雨,需再补治一次。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可有效减轻发生程度。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旺长小麦封冻前可镇压控旺
    安徽省无为县吴寿国12月16日来电话说,他在10月18日播种小麦,每亩用种量15公斤,由于小麦生长前期气温较高、雨水充足,出苗率较高,而且麦苗生长旺盛,现在小麦有3~5个分蘖,株高
    03-08
  • 冬小麦田间管理五要点
    做好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一要加强三类苗管理。三类苗应抓住冬前未封冻的有利机遇,优先管理,促根生长。要及时划锄松土,提高地温。对于底墒较好的晚茬
    03-08
  • 小麦冬管五要点
    做好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一要加强三类苗管理。三类苗应抓住冬前未封冻的有利机遇,优先管理,促根生长。要及时划锄松土,提高地温。对于底墒较好的晚茬
    03-08
  • “大雪”后小麦管理要点
    由于今年入冬后气温偏高,小麦生长旺盛,叶片嫩绿,暖冬使小麦生育进程比往年加快,部分地区小麦长势旺而不壮,抗寒能力差。12月7日晚间到8日,我市迎来雨夹雪天气,雨雪量中到大。
    03-08
  • 馆陶县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我县小麦经历了早春温度偏低的不利条件,小麦返青、起身期比常年偏晚约7天左右。全县通过狠抓返青期镇压、锄划,起身期分类管理、科学用好第一次肥水等春管措施,麦田长势良
    11-02
  • 渭北旱塬小麦秋播技术
    小麦是渭北旱塬的主要粮食作物,它对保障民生,促进社会消费及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秋播将至,现就渭北旱塬小麦秋播技术谈以下几点,供参考:一、准确
    11-02
  • 小麦后期如何提高千粒重
    小麦开花至成熟是决定千粒重高低的时期,提高千粒重措施有:叶面喷肥。磷肥具有保花保粒及加快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运输的作用。开花和灌浆初期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
    11-02
  • 邓 麦 996
    邓麦996由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从周麦11号的变异株系中选育而成,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8。特征特性弱春性早熟品种,生育期204天左右,与对照豫麦18熟期相同。幼苗半直立,抗寒
    11-02
  • 运用小麦化学杂交剂使杂交小麦育种去雄不再繁杂
    杂交小麦技术在消费中的应用是小麦消费的一次革命。但杂交小麦的育种过程繁杂而费工,一直制约着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中国农业大学创制的小麦化学杂交剂BAU-9403,可以有效地
    11-02
  • 小麦新品种-淮麦20号
    淮麦20号属中早熟类型小麦品种,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白粉病和纹枯病,赤霉病和条锈病轻,耐湿性好,是穗发芽较轻的白皮品种。在各级区域实验和消费实验中,平均亩产433-512公斤。
    11-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