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2013-10-09 0
核心提示:2006年,房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施行“水产科技人户工程”的过程中精心组织、深化服务,确保了水产科技人户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别是技术指导员根据实际情况向有条件的虹鳟养殖示范
2006年,房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施行“水产科技人户工程”的过程中精心组织、深化服务,确保了水产科技人户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别是技术指导员根据实际情况向有条件的虹鳟养殖示范户重点推广了虹鳟健康养殖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区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00亩,虹鳟产量80万公斤,产值1600万元,利润480万元,比2005年产量提高了13%,利润提高20%,病害发生率降低15%,通过虹鳟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示范户的科技应用能力得到了普遍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池塘选择选择流水条件的水泥池,面积在50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池深50cm~100cm,池形为长方形或圆形,无死角,并设置进水口、排水口、防逃栅、排污口、排污渠等设备,保证养殖池水流通畅,也便于水流交换与排污方便,易管理,易捕捞,水体利用率高。

2.池塘消毒采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全池泼洒的方法,可将池水排干,漂白粉用量为60g/平方米~100g/平方米或生石灰用量75g/平方米~100g/平方米,用水溶化后,池底、池帮全部泼洒或粉刷均匀,以消灭敌害生物和致病生物。养殖池放置4天~6天后放水备用。

3.养殖用水选择养殖用水应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质无污染,可为不浑浊的山泉、水库底层水或河流冷凉水,水温常年变化在5℃~20℃之间,水量供应恒定。虹鳟养殖用水的各项指标控制在:溶解氧>7mg/L、氨态氮<0.0075mg/L、亚硝酸盐<0.5mg/L、硝酸盐<1mg/L、磷酸盐<0.2mg/L、悬浮物<15rog/L、pH为6.5~7.5。

二、鱼种养殖

1.放养条件水温达到10℃~15℃时,选择面积40平方米~60平方米水泥池,水深控制在50cm~60cm,水流流速控制在2cm/s~4cm/s,交换频率达到2次/小时~4次/小时,溶解氧保持在5.5mg/L以上,天气无风、无雨,苗种池与鱼种培育池温差控制在2℃以内,再放养苗种。

2.鱼苗选择充分认识苗种质量的重要性,放养经有关部门检疫合格的或者自己培养的鱼苗,要求体质强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不携带任何病原菌、规格在10g/尾左右。

3.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流量的大小来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规格为10g/尾左右的鱼苗放养密度为1500尾/平方米~1800尾/平方米。放养密度过低,产量低,池塘利用率低;放养密度过高,轻易造成溶解氧不足,病害增加。

三、成鱼养殖

1.鱼池选择一般选择长方形或圆形的水泥池,面积100平方米左右,水深控制在60cm~80cm,水流流速不要超过30cm/s,池水交换频率应大于或等于2。鱼池并联排列,进水口稍高于池水面,排水采用底部排水,有利于沉淀物的排出。

2.鱼种选择放养选择个体强健、光泽度好、没有伤病、规格大且整齐、游动飞快、一般个体重量在70g~100g的虹鳟鱼不中。

3.放养密度在有限的水体中获得最大的消费量,最重要的前提是放养充足数量和肯定规格的鱼种,放养密度受水量、水温、溶解氧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要求合理安排养殖密度。一般地,规格为70g/尾~100g/尾的鱼种放养密度在150尾/平方米~180尾/平方米之间,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四、饲料投喂

虹鳟养殖要投喂高质量的人工配合全价颗粒饲料,饲料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必须选用质量高、信誉好的厂家消费的配合颗粒饲料,饲料中动物性成分要高于40%,蛋白质含量45%左右,脂肪含量为6%~12%,碳水化合物含量为9%~12%,还要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饲料投喂适时、过量,同时注意每天鱼群的活动情况,原则上投饵率占鱼体总重的2%~6%,苗种期每天投喂3次~4次,成鱼期每天投喂2次~3次,第二天的投喂量可根据鱼体摄食强弱灵活把握,同时,投喂量还取决于操作环境、鱼体自身状况和投喂水平,避免盲目大量投喂,保证鱼体的健康和饲料的合理利用。

五、病害防治和药物运用

虹鳟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用药。消费中对于虹鳟疾病的防治要坚持有病早治、对症下药、防止滥用药的原则,加强日常管理,勤观察、勤检查,同时要确保饲料的优质新鲜。提倡运用高效、无毒、无副作用的绿色水产药物,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药物的运用,保证产品质量,使虹鳟产品达到国家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虹鳟》的要求。

六、水质管理

由于虹鳟属于冷水性鱼类,在进行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变化都直接影响虹鳟的正常生长,最重要的指标是溶解氧和水温。虹鳟对溶解氧的要求特别高,对水温的降低也特别敏感,两者中任何一种因子变化都直接影响虹鳟的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率,特别是在夏季水温偏高时,可恰当加大池塘水体的交换量。因此,保持池水充足的溶解氧水平和相宜的水温,是虹鳟养殖的重要条件。另外,养殖过程中也要注意水量的变化,必要时可辅助添加井水和增氧剂。

七、日常管理

虹鳟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需要进行精心的、科学的管理,并做好消费和用药记录。渔场技术人员做到按时巡塘,注意观察虹鳟活动和摄食情况;勤刷闸门,保证水流通畅;定时清污,保持水环境清洁;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每天坚持测量水温、溶解氧、pH、氨态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定期进行实验室内的鱼体抽样检测,把握水质变化规律。

八、出塘

根据市场需要,适时出塘,争取获得最大的利润。对养殖中出现规格不齐的现象,及时筛选已达到商品规格的个体进行出售,避免出现池中大小鱼体争食和放养密度过高的现象。同时,做好运输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运输成活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出塘后的池塘,要做好清塘消毒,以备再次养殖运用。当前,由于多重因素,致使养殖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养殖场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费成本,减少技术环节的损失,以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虹鳟鱼的养殖技术
    虹鳟鱼又称瀑布鱼、七色鱼。原产美国,1959年从朝鲜移植我国安家落户。虹鳟是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之一,也是贵重冷水性鱼类,无疑也是我国名特优新鱼类品种之一。其肉味鲜美,刺少肉
    01-09
  • 贵州山区优质冷水高效养殖虹鳟技术
    由于受自然条件与传统养殖方式的制约,多年来贵州地区主要以养殖“四大家鱼”及鲤、鲫等为主,虹鳟、金鳟、鲟鱼等很多档次较高的优质鱼类基本上依赖从外省进口,水产品消费品种单一
    12-25
  • 利用闲置鳗池养殖虹鳟初试
    为拓展鳗场养殖空间,我站利用鳗场冬、春季节闲置的成鳗池,进行虹鳟养殖实验,获得成功,现将实验情况总结如下。一、鳗场选择实验地点选择在泮洋乡曲斗村曲斗养鳗场。该场养殖用水
    12-22
  • 利用地下井水室内工厂化养殖金鳟技术
    金鳟作为一种新兴的名贵养殖品种,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笔者改造原有的对虾育苗池,利用地下井水室内工厂化养殖金鳟,经过近8个月的工夫,在总面积为480平方米的养殖池
    12-22
  • 虹鳟人工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的选择养殖池溏的水温要求冬季在4℃以上,夏季不超过20℃,虹鳟周年可摄食生长。池溏应为流水池溏,水质清新,透明度大,含氧量充足,水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二、养殖场
    12-22
  • 虹鳟鱼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虹鳟鱼疾病常见的有营养性疾病、体外寄生虫病、水霉病、细菌性烂鳍病、烂腮病、肠炎等,其中以营养性疾病最为常见,其次是小瓜虫病和三代虫病。当鱼健康状况不佳时,鱼会离开群体,游
    12-16
  • 虹鳟、金鳟苗小瓜虫病的中草药防治
    小瓜虫病是对虹鳟、金鳟稚鱼危害较大的一种体表寄生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经常造成大批死亡。为施行无公害虹鳟、金鳟的养殖消费,我们在虹鳟、金鳟稚鱼培育期,实验总结出用辣椒+
    12-12
  • 虹鳟网箱养殖中应注意的几项技术要点
    虹鳟属凶猛的冷水性鱼类,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和顺应力强,在流水池塘和网箱中均可养殖,且网箱养殖适于大规模消费,而在虹鳟网箱养殖中应注意以下几项技术要点:一、养殖水域的选
    12-01
  • 半咸水饲养虹鳟鱼的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虹鳟鱼是一种冷水、广盐性鱼类,它以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优良养殖品种之一。景泰县是甘肃省中部最干旱地区之一,淡水资源缺乏,但有肯定流量的半
    11-20
  • 人工繁殖虹鳟鱼技术要点
    虹鳟鱼因其成体两侧沿侧线各有一条棕红色斑纹而得名。虹鳟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人工繁殖易于操作等特点,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四大优质淡水养殖品种之
    11-2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