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痉挛病的病因及预防

   2013-10-19 0
核心提示:目前,由于人工繁殖的黄鳝苗种还不能够大批量的消费,黄鳝养殖仍旧依赖自然捕捞的野生苗种,而野生苗种来源不一,加上操作不当等因素,放苗后不久,黄鳝出现痉挛症的现象特别普遍
目前,由于人工繁殖的黄鳝苗种还不能够大批量的消费,黄鳝养殖仍旧依赖自然捕捞的野生苗种,而野生苗种来源不一,加上操作不当等因素,放苗后不久,黄鳝出现痉挛症的现象特别普遍。黄鳝的痉挛症死亡率很高,对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就其成因及预防措施简朴讨论如下。

一、痉挛症的发病症状

痉挛症一般出现在野生鳝苗放养后2~10天,初始表现为不开食,易受惊,听到声响和振动后,鳝苗会出现窜游和跳跃现象,并持续数分钟后才趋于平静。2~3天后鳝苗开始表现出弯曲症状,并且就地作打圈运动,同时肌肉极度紧张,头部与身体呈“S”或“O”型不可恢复性收缩,并伴随不自主地撕咬自身,4~5天后鳝苗开始死亡。发病鳝苗体表检查无任何炎症和充血症状,目视及镜下检查体表无寄生虫,解剖检查内脏器官亦无病变,但血液比正常显暗红,肠道内发现寄生了大量棘头虫,腹腔壁感染有毛细线虫,而野生黄鳝大都寄生有上述虫体,因此可排除寄生虫的致病因素。从开始持续发病到死亡结束,工夫大约在7~20天,死亡率一般在30%以上,严重的可达到100%。

二、痉挛症发病的原因

黄鳝痉挛症发病原因主如果由于黄鳝血液载氧力下降,引起脑供氧不足,导致脑缺氧和脑坏死,致使高浓度的氨、硫化氢渗入黄鳝血液中,造成血液中毒。

1.捕捞下雨季节,捕获黄鳝的笼具被淹没后,进入笼具的黄鳝因摄食了诱饵,其代谢加强,加之挣扎时耗氧量的增加,其在水中呼吸的氧气已不能满意机体需要,而空气呼吸又无法完成,致使机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受阻,血液内聚集的二氧化碳增多,造成血液酸中毒,严重时黄鳝起捕时就已死亡,但大部分仍旧存活,此种鳝苗放养发生痉挛症的机率极高。

2.贮养捕捞后,黄鳝的贮养密度一般都比较高,水和黄鳝的比例在1∶1以下,且长工夫不换水。黄鳝在高密度情况下,体表不断分泌粘液和排泄体内代谢物,这些物质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出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通过黄鳝的皮肤呼吸进入血液中,造成血液酸中毒。

3.运输干法运输对鳝苗影响更为剧烈,因水份的缺乏,鳝苗丧失了气体交换的载体,呼吸作用受到了严重抑制,以至达到窒息的程度。同时鳝苗分泌的粘液及排泄物由于没有水体的稀释,将产生高浓度的硫化氢,这一环节所产生的危害比高密度贮养更为严重,因为此过程的鳝苗还伴随体液丧失的脱水过程。一般干法运输超过2个小时以上的鳝苗发生痉挛的机率为90%以上。

4.其他原因收购、储存、运输及放养时水温温差过大,造成黄鳝机体代谢失衡,俗称“感冒”,并在其机体内形成一层屏障,使体内二氧化碳不能够排泄而造成血液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血液酸中毒。

三、预防痉挛的方法

1.避免雨季收购鳝苗,要直接从黄鳝捕捞户处收购鳝苗,避免从商贩、市场中收购。

2.收购的鳝苗应是当天捕捞的,同时要求捕捞户贮养鳝苗的水体要达到黄鳝重量的5倍以上,避免收购的黄鳝长工夫的贮养。

3.带水运输鳝苗,鳝苗与水的比例至少达到1∶5,如长途运输需运用药物进行水质保护,可恰当加入一些多糖药物、多维或抗菌素等,避免用氧化剂、氯制剂等刺激性药物浸泡。

4.收购、储存、运输及放养等环节避免水温温差过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黄鳝开春后须防水霉病
    由于放养密度过大,饵料投喂不足,引发黄鳝相互咬伤或碰伤,霉菌即会由伤口侵感染。防治:1.用2%的食盐水浸洗病鳝;2.每尾病鳝每天投喂500单位~800单位的粗制金霉素药饵3%,连喂3
    12-12
  • 黄鳝疾病及防治―发烧病
    发烧病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黄鳝体表分泌的粘液在水中积聚而发酵,使水温上升,溶氧降低所致。病鳝在池内表现窜游不安,相互缠绕,可造成死亡。鳝鱼在将近死亡时,体表粘液大量脱落
    12-01
  • 黄鳝中毒症的防治
    黄鳝吃食变质或不卫生的食物以及水质恶化都可能导致黄鳝出现中毒症。在养殖实践中,如果出现中毒症并不能及时采取挽救措施,往往出现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该
    12-01
  • 黄鳝细菌性烂尾病防治
    鱼尾部感染产气单孢菌所致。感染后尾柄充血发炎,直至肌肉坏死溃烂,病鱼反应迟钝,头伸出水面,严重时尾部烂掉,尾椎骨外露,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防治方法:运输过程中,防止机械损
    12-01
  • 黄鳝发烧病感冒病
    发烧病在高密度养殖和长工夫运输过程中,黄鳝体表分泌的黏液在水中聚积发酵释放出大量热量,可使水温骤升(有时高达50℃),水中的溶氧量降低,黄鳝焦躁不安,相互缠绕,造成大批死
    12-01
  • 黄鳝疾病及防治―棘头虫病
    棘头虫病是由于棘头虫寄生于黄鳝的肠道而引起的疾病。棘头虫虫体为白色,圆筒形,前端略膨大,吻小。雌虫体长19毫米-28毫米,雄虫体长8.4毫米-11.5毫米。其吻部牢固地钻入黄鳝肠粘
    11-27
  • 巧防黄鳝细菌性皮肤病
    黄鳝在较大密度的人工养殖条件下,体表分泌物多,极易感染细菌性皮肤病。如防治不及时,易造成黄鳝大批死亡。笔者通过多年养殖,总结出几条防治黄鳝细菌性皮肤病的经验。(1)在池建
    11-27
  • 防治黄鳝疾病五法
    该法是将某些有药用价值的水生植物,放养或移植于鳝池内,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在鳝池内放养紫背浮萍,保持其旺盛生长,可预防黄鳝发热病、“中暑”和“感冒”等。在鳝池池埂上栽种
    11-27
  • 黄鳝新黑点病
    1.病原该病的病原是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寄生于鳝体皮下组织引起,亦称复口吸虫病。2.症状与危害黄鳝发病初期尾部出现浅黑色小圆点,手摸有异样感,随后,小圆点颜色加深,变大并
    11-27
  • 黄鳝嗜子宫线虫病
    1.病原该病由嗜子宫线虫引起。该虫体血红色,胎生。寄生于鳝体肠道和腹腔中。2.症状与危害该虫一般冬季出现在黄鳝体内,春季后虫体生长飞快而使黄鳝发病,6月左右后此线虫体死亡,
    11-2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