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当前严峻态势 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2015-01-16 0
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 我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看法是这样: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逐渐步入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是这样

 

  【核心提示】 我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看法是这样: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逐渐步入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

  这次论坛以人口老龄化为主题,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今天举行的论坛非常重要和及时,我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看法是这样: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逐渐步入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快速老龄化时期已经来临,在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民生改善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对我国传统道德、观念、文化的一次挑战。应对中国老龄化问题,要遵循国情、民情,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团体与个人参与,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制定相应的方针战略。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除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之外,还应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

  农村社会老龄化面临严重挑战

  第一,农村老年抚养比难以承受。至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0%,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农村老年抚养比为4.22:1。也就是说,4.22个劳动力养活一个老人。据专家预测,按现有情况来计算,到2050年,社会总人口可以降到11.5亿人,而6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达到4.37亿人,占总人数的38%。农村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更为突出,农村社会老龄化挑战将比城镇更加严峻。我国整体上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在我国农村,未富先老的矛盾更为突出,给社会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二,农村老龄化的“三项”指标均超过城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地进入城市,从而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据有关调查,在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和老年抚养比三项指标中,农村都超过了城市。其中农村老年人口的总数已经达到1.05亿,是城市的1.69倍;农村老龄化水平达到18.3%,是城市的2.3倍。

  第三,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亟待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已接近一亿,多数是无劳动能力、生活来源微薄者,求医看病比较难,甚至出现病死无人问津的现象。

  第四,新农合落实效果不佳。农村70%以上的老人医疗费用在5000元以内,在报销起付线以下。“新农合”主要是针对住院的大病给予报销,且多数地区15万元封顶,老人住院自费比例部分难以承担,一旦患大病,有的老人甚至放弃治疗。

  第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滞后。农村为改革开放贡献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但与其所享有的养老保障相比,却不能划上等号。“农村非农业人口”处境更加困难。部分60周岁以上的农村非农业人口在进城务工时,养老意识尚未形成,退休回到农村后,一无工作,二无劳动能力,有的甚至已将承包地、住房都转让了,无力负担个人养老费用。对于这部分对改革开放有发展作贡献。

  第四,区域性差异。中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吸引了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各地区养老保险不够平衡,养老保险跨省转移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因此,对于吸纳劳动力较强的中东部地区,其养老压力小、养老保险统筹力度大,相反劳动力流出的西部地区,不但老龄化速度高于东部地区,且养老保险基金严重不足。

  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战略。解决城乡矛盾既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大背景进行考虑,而不能仅考虑农村养老、医疗、照护等具体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根本还是要提高“三农”的自我发展能力。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降低“新农合”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上限,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就医难问题。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高龄老人补助和五保供养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大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

  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构建和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整合村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或社区中的各种力量,建立完善的综合性、多功能老年人服务机构。推动养老服务业社会化。养老不仅是一项福利事业,也是一个产业,社会对养老服务有巨大的需求,应将养老产业作为重要投资领域,除了国家投入外,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并给予税费优惠政策。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结合农村改革,在允许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效仿城镇居民“以房养老”的模式,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发挥土地资产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养老保障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其中,最重要的是老人的健康问题。老人要长寿,更要健康长寿。《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出,要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身体健康所需要的食物产品,尤其是适合老年人的低盐、低脂食物;要开展老年人营养监测与膳食引导,指导老年人补充营养、合理饮食。通过这些举措,从食物和营养的视角,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鼓励老人继续贡献力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是知识和经验的象征,老年人才继续发挥“余热”可以节约人口智力投资成本,从这个角度说,老龄化对推动经济技术进步是有益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积极引导、开发和利用好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农村老人,要继续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老人(60~70岁之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参与乡村社区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