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改革前瞻

   2015-01-25 0

  (二)选择重点渐进改革

  农村社会保障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救助等众多内容。但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目前的重点应当是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障的改革工作。自2009年以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启动,通过几轮改革,覆盖面日益扩大,现在绝大多数的年满60周岁的农民能够领到中央政府提供的55元每月的基础养老金。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改革自2007年启动以后,也让不少农民在住院时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好处。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农民对这两项改革是非常拥护的。当初的部分观望者,也在逐步加快进入到保障体系中来。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经济水平差距也比较大,因此也导致各地农民能够得到地方补贴的情况也不一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在我国是破天荒的大事,由于人口多,探索和建设的过程肯定也比较复杂。各地出现差异,也属于改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社会保障在刚建立时各项保障的待遇标准也难以太高,对此应有理性认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应逐步走向完善和适度提高标准。而从低保建设的情况来看,目前实现全民低保的时机应当说已经成熟,国家也有财力能承担起弱势农民群体最低标准的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的改革近几年发展迅速,受到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我们要不断扩大受益群体,让数亿农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力争使未来的改革能少走弯路。

  (三)着力破解资金难题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进程中,经历多次反复,发展曲折,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改革。之所以出现改革困境,根本在于资金供给不足。因此,如何确保资金供给是我们建设现代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问题。要破解资金难题,在资金的来源上应坚持国家、集体、农民个人、社会捐赠等多渠道提供资金的方式。而这些资金来源渠道中,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从我国的财政收入来讲,基本的资金需求应当是有能力提供的。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逐步增长,特别是中央财政,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同时,除依靠财政支持外,还可以在土地征收中提取资金、通过改革降低行政开支提取资金、通过发行福利彩票甚至以后发行社会保障彩票筹集资金。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农村集体也是可以在资金支持上有所作为的。如在东部地区的不少地方集体经济是实力比较强的,可以提供财力上的支持。在城市郊区地带,集体作为农村土地的所有者,在征地时,也应将征地收入的部分拿出来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建设的资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可以设立社会保障税,通过税收的法律刚性来保障资金的来源。

  (四)加强立法推进改革

  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均通过立法来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是在经历过多次改革而后逐步完善的。我国当前的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主要的依据是政策,是国家相关部门的通知、办法,未能上升到法律层面,对农民起不到刚性保障作用。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改革进程中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要通过法律手段对农村社会保障改革措施进行固化,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强制力,以此来确保改革的可持续和稳定性。在条件成熟时,适时制定《社会保障法》,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作出明确规定。在现实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相应低层级的政策和规章。省级人大要逐步制定层级相对较高的法规,为以后全国性的立法提供经验和素材。在未来改革中,应适时制定出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的单行法律,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逐步实现有法可依。

  (五)以城镇化推进市民化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城镇化是农村社会向现代化演进的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变迁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城镇化,让更多农民成为市民,拥有城市市民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农民市民化的转变,是传统农民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通过身份的转换,使其能够得以进入到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去,进而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六)继续发挥传统家庭保障的重要作用

  家庭保障作为我国传统的保障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其他的方式还不能将其完全代替。要加强尊老、敬老教育,建立尊老、敬老的思想理念。《三字经》中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的说法,可见教育在人的行为、道德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家庭是人来到世间后的第一个社会群体,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成员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耳濡目染的彼此教化,对人的道德教育具有极大的功用。家庭在人的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最深刻的文化教育方式。家长应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启发孩子,进而培育孩子对父母、对老人尊敬和孝敬。作为家庭中的核心成员,也要勇于担当起对家庭其他成员的保障责任。

  三、结语

  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在保障范围、保障项目、国家支持力度等方面差异很大,是农村、城镇“两张皮”。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是以国民为对象建立起的相对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不是像我国现在这样,城乡二元分化情况非常突出,城市与农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要是所在国公民,理论上与实践中每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相对一致的社会保障。展望未来,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也应当和必将走向这样一条发展的道路:通过立法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并将最终走向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道路,实现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以公民身份而普遍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权。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我国国情,在社会保障领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应当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民基本生存权、健康权保障的平等,使所有国人都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扶、失有所助”。最近,国务院提出要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也有理由期待,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步伐将越来越快,越走越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