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始于秸秆禁烧的“嬗变”

   2016-01-08 0
核心提示:  有地不种地,坐等粮食来。  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这句顺口溜,不少农民张嘴就来。每到三秋时节,各种农业机械轮番上阵,

 

  “有地不种地,坐等粮食来。”

  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这句顺口溜,不少农民张嘴就来。每到“三秋”时节,各种农业机械轮番上阵,驰骋于全区40万亩粮田。广袤的乡间,不见严防秸秆焚烧的“红袖标”,也不见人声鼎沸的大生产场面。

  地还在农民的手,粮进了农民的仓,但农民却能腾出手来,进军二、三产业。机械化整体耕作,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效显露。

  这场耕作模式的“嬗变”,肇始于秸秆禁烧,并在实践中不断演化,终成整建制规模经营的探路之举。

  整体深耕,破解焚烧难题

  提起秸秆焚烧,乡镇干部莫不犯愁。每年秋收,农村处处点火冒烟,遮天蔽日,呛人口鼻。无奈之下,基层干部只好在田埂上扎窝棚,轮班值守。尽管费心费力,但效果并不好。

  农民心里也有委屈:家里没养牲口,做饭也不再用柴火,除了焚烧,还有啥法子?

  这样的困境,临淄区的党政干部也经历过。但时过境迁,情况大为不同。现如今,全区极少出现秸秆焚烧点,干部省心,农民开心。

  其实,临淄区的办法并不新鲜。说白了,就是玉米收获同时打碎秸秆,再通过深耕还田。

  朱台镇农委主任谢洪亮解释,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农业机械。“秸秆还田过去提了好些年,但因为机械马力不够,深耕不够深,后期小麦播种的时候,很容易就给翻出来,还影响小麦收成,农民肯定不乐意。”

  2008年开始推广深耕,临淄区遇到的难题不少。区财政每亩地补贴40元钱,各街道、乡镇视财力情况进行再补贴,农民只需交110元的差价款,就可以享受机械化服务。但没成想,农民并不买账。倒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怕耕不好、误了农时。

  “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有的跑好几趟还不同意,一个字,难。”敬仲镇白兔丘北村,村不大、人不多,但党支部书记曹东山费尽了口舌。“等到秋收那几天,村民、村干部,还有镇上的干部,都在地头盯着,生怕出什么娄子。”

  眼见为实,小麦、玉米亩产均比秸秆禁烧之前提高10%,农民亩均增收230元左右。与此同时,化肥的使用量大为降低,土壤板结现象明显缓解。尝到了甜头的农民,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踊跃补交差价款。时间长了,农民甚至“懒得”到田间地头“监工”。

  “现在全区秸秆焚烧的现象基本没有了,你就是让农民烧,他也不愿烧了。”临淄区区长白平和介绍,7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00万吨,从源头上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土壤结构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含量从2007年的1.8%提高到2014年的2.2%,实现了粮食种植增产增效。”

  农机包办,农民三秋不忙

  解了秸秆焚烧的局,新问题接踵而至。

  作为工业强区,临淄的农民大多投身二产三产,真正在家务农的少之又少。但因为惦记家里的二亩三分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受束缚。许多农民往往是农闲务工,农忙回村。

  “农民有地有粮才有底,就算出去打工,呆不下去了还能再回来,所以很多人宁要千斤粮,也不愿把地流转出去。”朱台镇槐务村的种粮大户常玉华,最清楚农民的心思。

  临淄区委、区政府意识到,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党委政府还得推一把。2010年,临淄区把统一服务摆在惠农富农的高度,重新定位、完善、延伸。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包”,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目标就是让农民不再种地,而是由农机手来种,这其中的核心是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临淄区农机局局长崔国平说,全区普遍由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地块,确保所有种粮地块和农户全纳入、不遗漏。

  在朱台镇农机站干了30多年的杨士前,再次披挂上阵,领办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开始,因为经验不足、机械动力小,进展并不顺利。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引入大马力拖拉机,反复试验,终于破解技术难题。

  “现在全镇7.3万亩粮田,全是由我们作业,附近乡镇还有7万多亩。”杨士前算了一笔账,虽说与市场价相比,每亩地的作业费要低20元,但因为成方连片上规模,农机手还是能赚到钱。

  目前,除晾晒以外,临淄区40万亩粮田涉及的生产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整建制耕作。临淄区还于2013年使用载人飞机大面积防治病虫害,对全区小麦统一实施飞防作业。30多万农民农忙时节不再忙,坐等粮食入库。

  “全区成立了3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各类农机具装备2.4万多台,其中1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就有1200台。”崔国平表示,从保有量上看在减少,但装备水平和质量在提高。“原来要3个农机手的活,现在1个农机手就能干。”

  把地种好,探路规模经营

  得益于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包”,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晚播晚收等新技术,在临淄区广为应用。全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9%以上。

  更深远的变化,在于人的思想。

  原本“恋地”情结浓重的临淄农民,渐渐打开心结。近几年,全区有5万多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年增加非农收入3亿多元。截至2014年底,临淄区备案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1万亩,规模适度的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发展到200余家。

  不过,对于临淄区委、区政府而言,这场肇始于秸秆禁烧的探索,仍未到达终点。在7年多的实践中,政府一直是重要的推动力量。“扶上马、送一程”之后,未来的路怎么走,急需有个答案。

  “应该说这是一个过渡阶段,最终的目的,在于为实现规模、集约经营趟出一条路。”临淄区区委书记宋振波认为,政府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退出,实现政府服务方式的转型,逐步转向政策引导和指导监督服务。“未来要推动建立健全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市场要求的新型经营主体。”

  今年以来,临淄区在各村尝试建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各级政府组织逐渐从直接管理和具体参与中解脱出来。通过实施农机服务推进工程,全区将扶持3到5家核心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1000个农机大户。

  按照临淄区委、区政府的构想,以秸秆还田深耕为关键环节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链条,还需向玉米籽粒收获、仓储等产中、产后环节延伸。全程社会化服务,将成为粮食生产新常态。

  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毕荣青,此前曾任临淄区委书记,是这一探索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她看来,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临淄的经验值得借鉴。“有人种地,还要把地种好;规模经营,更要实现高效益。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实现规模效益的关键所在。”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新技术变农业 废弃物为资源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庞大,且农民环保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制约了农业废弃物
    10-13
  • 治理秸秆焚烧闹剧何时休
      记者近日在河南多个农业大县调研时发现,秸秆禁烧如今成为基层治理的第一难。干部驻田间,睡地头,有苦难言。县级财政耗费动
    07-11
  • 秸秆禁烧任重而道远
      近日,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秸秆禁烧:干群关系新痛点,丧事禁止烧纸钱。文章称:许昌县规定,为防止被卫星监测误认为是
    07-03
  • 变废为宝挖真金 秸秆资源化处理不再难
    变废为宝挖真金 秸秆资源化处理不再难
    秸秆禁烧喊了这么多年,秸秆的火仍旧没有完全熄灭。一个疏忽,可能又是浓烟滚滚。管住一根秸秆并非易事。不让农民烧秸秆,最治本
    06-20
  • 关于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促进耕地质量
    农办财〔2016〕39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财政厅(局):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
    06-20
  • 山西吉县:苹果废枝变成香饽饽
      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真是不赖!眼下,走进吉县任意一户果农家中,只要提及苹果树废弃枝条加工有机肥,他们都赞不绝口。  近
    04-10
  • 山东栖霞苹果种植业尝试循环经济
      在栖霞市,传统的第一产业苹果种植近年来开始了自己循环经济的尝试。他们将苹果的废弃枝条制成有机肥料,再回归田间,达到了
    03-27
  • 安徽蒙城县提前启动2016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近日,蒙城县召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启动会议,对今年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副县长韩建出席会议并讲话。
    03-27
  • 王金富:秸秆如何从负担变财富
      由于秸秆焚烧是雾霾的重要来源已形成共识,各级政府围绕秸秆禁烧可下了不少功夫,将责任层层落实分解,旨在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03-20
  • 发改委:农村沼气从小工程做成了大产业
    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发展 综合效益更加显著  一、十二五农村沼气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沼气事业。十
    02-2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