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养蜂]崔红旗在瓶子里酿出蜂巢蜜 稀罕的蜂蜜说赚就赚

   2016-08-11 农业致富网0
核心提示:[致富经]稀罕的蜂蜜 说赚就赚 他从小怕蜜蜂,见了就跑。但命运却让他在20年里和蜜蜂相伴。普通的蜂蜜,在他手里变化无常。他的思绪天马行空,让蜜蜂听话,在瓶子里筑巢。安徽芜湖的崔红旗,养蜂二十年,从传统到时髦,靠着小小的蜜蜂,年销售额打破10

[致富经]稀罕的蜂蜜 说赚就赚 
  他从小怕蜜蜂,见了就跑。但命运却让他在20年里和蜜蜂相伴。普通的蜂蜜,在他手里变化多端。他的思路天马行空,让蜜蜂听话,在瓶子里筑巢。安徽芜湖的崔红旗,养蜂二十年,从传统到时尚,靠着小小的蜜蜂,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致富经养蜂]崔红旗在瓶子里酿出蜂巢蜜 稀罕的蜂蜜说赚就赚

  蜂蜜,很常见,大家也能一下子想到是什么样的。但在安徽芜湖有个人很不一般,他酿出来的蜂蜜很稀罕,不仅能喝还能嚼着吃,这到底什么怎么回事呢?

[致富经养蜂]崔红旗在瓶子里酿出蜂巢蜜 稀罕的蜂蜜说赚就赚
每年三四月份,金黄色油菜花在全国各地陆续盛开。穿梭在其中的,不仅有爱拍照的游客,还有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蜜蜂每天要往返十多次外出采蜜,这样高0.6米的蜂箱就是它的家,这个小木栓就是出入的大门,蜜蜂采到的蜜放在这一小格一小格六边形的蜂脾里,我们喝到的蜂蜜就是把蜂脾通过离心力甩成这样的液体蜂蜜。但在安徽芜湖,有个人却让蜜蜂把巢筑在了这样的玻璃瓶里,这里边究竟是什么样子,想要看一眼还得用锤子敲。

崔红旗:这个瓶底是椭圆形的,你看到没有,就长在这个瓶子里面,就是蜜蜂自己依瓶而建。

记者:包括你看这个侧面,都是沿着瓶子壁慢慢贴上去。

崔红旗:我们继续敲,好吧。

这种蜂巢蜜看着新鲜,很多人第一次尝感觉也是不一样。

消费者1:以前市场上买的蜂蜜都是放到水里和着喝的那种,这个就是嚼着吃的蜂蜜,非常的特别。

消费者2:(别的)蜂蜜没有看到这种蜂巢,看起来不放心一样,这种看起来放心一点,正宗。

消费者3:我吃过蜂蜜没吃过这种。

记者:有什么不一样吗?

消费者3:有嚼劲。

蜂巢蜜,顾名思义,就是带着蜂巢一起卖的蜜,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把蜂巢带蜜一起割下来装进瓶子里就行了,很简单,不过,在安徽芜湖见到的蜂巢蜜,虽然也在瓶子里,但是和以前的不一样,蜂巢与瓶子边缘连接得非常紧密,好像是粘在一起的。

崔红旗:你看,我敲开以后,它是顺着瓶子而建的(蜂巢),你看它就是长在这瓶子上。

记者:我拿一下,(一瓶)好沉啊,也就是说这一块都连接得特别紧,动不了。

崔红旗:动不了,它已经粘住了,它整个长在这个瓶底下面。

记者:粘性好大。

在瓶子里酿蜜,蜜蜂怎么就会听话乖乖的钻进去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连养了几十年蜜蜂的人一看到这种特殊的蜂蜜都觉得稀罕。

蜂农:瓶子里做的,没见过。

记者:稀罕吗?

蜂农:没见过,什么?送给我?

记者:让您看看,您觉得稀罕吗?

蜂农:稀罕,瓶子里做的(蜂蜜)稀罕。

蜂农高自宝:这个比较难做。

记者:为什么说难做?

蜂农高自宝:因为把瓶子放在蜂箱里面,蜜蜂做起来很慢。

蜂农胡坤生:就是有这个怀疑,这个瓶子里蜜蜂怎么能愿意钻进去,酿蜜酿在里面,我们一起跑的十家都没有,少见。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这种特殊的蜂巢蜜,当地的蜂农告诉记者,要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就得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可不一般,在当地,甚至是全国,很多养蜂人都知道他。

蜂农:他非常牛,全国他是“第一蜂”,我们做这种产品,都要他亲自指导的,他不指导,我们不知道怎么弄。

蜂农高自宝:像我们想象不到的他能想象到,有能力,感觉不是一般人。

蜂农:老大,在这里做得挺好的,他搞得蛮好,这个年头赚钱多。

蜂农钱泽林:我们养蜂界基本都佩服他,脑瓜转得快。

他叫崔红旗,就是蜂农们口中的那个牛人,如何在让蜜蜂在瓶子里酿蜜是他的秘密,记者刚去采访,他就忙着准备,想让记者看看,他是如何让小蜜蜂自己钻进瓶子的。没过几分钟,就在准备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正在拍摄的摄像老师突然脱起了衣服。

记者:你们给他看一下。

崔红旗:有没有蛰到,蛰到把针拔出来。

记者:你给看一下,哪里有啊?

崔红旗:蜜蜂还在里面。

记者:哪里哪里,先别拿出来我们看一下?

崔红旗:已经掉了。

记者:你给涂了点什么?

崔红旗:涂点蜂王浆,已经蛰了一口了。

记者:这是刚才蛰他的蜜蜂?

崔红旗:不是,他要给你表演一下怎么蛰。

记者:这还要表演。

崔红旗:蜜蜂蛰一口,针在这里。

记者:就是这样的,天呢?你现在已经不怕蛰了吧?

蜂农:不怕。

虽然被蜜蜂蜇是拍摄途中的小插曲,蜂农们已经见怪不怪,他们每个人不知道都被蜜蜂蜇了多少次,但很多蜂农都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跟着的这个带头大哥崔红旗,曾经见到蜜蜂的样子比我们摄像被蛰更不淡定。

老婆高玉梅:见了蜂箱绕着走,就是怕,躲着跑。

记者:这么夸张。

老婆高玉梅:真的,他不愿意养,就是蛰得疼。

崔红旗:每次蛰了以后开始疼,后来肿,又难看,当时不想从事这个行业。

崔红旗1974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的一个养蜂世家,父母和家里三个姐姐都靠养蜜蜂为生,1993年,高中毕业后崔红旗说什么也不肯和家人一样,除了害怕蜜蜂,他有自己的想法。

崔红旗:当时很排斥养蜂这个行业,长大后不想养这个,因为看到爸爸妈妈也很辛苦,看他们在外漂泊,也经常不回家,就是感觉父母心特别狠。

当蜂农辛苦,追着花期跑,到哪里都是这样一顶帐篷,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心气高的崔红旗说什么也不愿意养蜜蜂,虽然家人反对,但父母还是尊重他的想法,给崔红旗花5万元买了一辆货车搞运输,但谁都没有想到,三年时间,崔红旗开货车不仅没赚钱,还欠下了七八万元债务,选择了几个行业后他还是硬着头皮接手家族事业——养蜜蜂。

1997年到2003年,崔红旗走南闯北,四处采蜜,就在这时,他表现出和普通蜂农不一样的一面,崔红旗一边自己养蜜蜂,一边记录着各地不同时节的蜂蜜产量和蜂农的联系方式,到2003年,崔红旗积累了满满的几本笔记,自己对养蜜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老婆高玉梅:非常爱小蜜蜂,看到蜜蜂在树上,要是没有回家,他晚上看见了就把它捧回家,摆在箱子里,就是那种痴迷。

崔红旗:蜜蜂就像一个家一样,它很团结,分工很明细,干活也任劳任怨,我把浮躁的心沉下来之后,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也锁定这个行业是我一生从事的职业,干着干着就爱上它了,就不离不弃。

除了对蜜蜂的情感,崔红旗也看到了蜂蜜未来的商机,2003年,崔红旗成立了芜湖市第一家养蜂专业合作社,有50几个农户跟着他一起养蜜蜂,崔红旗负责收蜜,再帮农户卖出去,每年几百吨的产品让他练就了一身识别蜂蜜的本领,蜂蜜好不好,他有很多妙招,记者去采访时,他就想考考我们。

崔红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这里有两瓶都号称是紫云英蜂蜜。

记者:我看这个外形好像也都是一样,看颜色没什么区别。

崔红旗:对,先装等量的蜂蜜进去。

记者:我装(2号小瓶包装)的,你装(1号大瓶包装)的。

崔红旗:好的。

记者:我这瓶是52.7g,你的是53.1g,差不多了。

取等量蜂蜜,再加入比蜂蜜多两倍的水,让两瓶的重量一致。

记者:加完水后这两瓶都是182g,这个是我的(蜂蜜),那个是你的(蜂蜜),咱两分清楚了。

崔红旗:颜色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

记者:对,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

崔红旗:现在开始摇晃。

记者:摇晃,拧紧了。

崔红旗:用力摇晃。

记者:预备开始。

摇晃一分钟后。

崔红旗:放在这里。

记者:现在已经看出来有不一样的地方了。

崔红旗:你看,一个泡沫很丰富,一个没有泡沫,你知道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吗?

记者:不知道,现在看起来,一个纯白色有泡沫,一个是黄色的,晶莹剔透,这个哪个好哪个坏。

崔红旗:肯定是这个(有泡沫)的好了,因为这一瓶可能是有问题的蜂蜜,它没有活性酶,你看真正的蜂蜜酶质很好,它有很丰富的泡沫。

记者:那像我们普通消费者自己简单做这样一个实验就知道蜂蜜好坏了。

练就了鉴别蜂蜜的本领,崔红旗从2004年到2008年,在全国有了14个蜜蜂基地,一年也有十几万的收入,可接下来的几年时间,谁都没有想到,崔红旗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发现,财富开始爆发,一年能赚上百万元,他发现了什么呢?

蜜蜂采蜜是跟着花期走,什么颜色的花,蜜蜂采来的蜜就偏向什么颜色,黄色的油菜花就会产黄色的蜂蜜,黑色的荞麦就会产黑色的蜜。

崔红旗:我们把原料都采购来以后,把样品摆在那里,就无意中发现有这么多颜色,有这么多品种,能不能把它做成像彩虹一样,七彩颜色的(蜂蜜),市场上没有这样的(概念)。

按照自己笔记本里记录全国各地蜂蜜产量和品种,崔红旗发现了蜂蜜的颜色多达十几种,他选择了区别较大的七种颜色,把蜂蜜按照颜色销售,推出七彩蜂蜜,不同蜂蜜营养价值不同,好看又新鲜,做成礼盒出口,2008年,一年时间就卖了一百多万元。

崔红旗:七种颜色,七种味道,(消费者)就彻底被征服了,征服了他们的味觉,征服了(消费者)的视觉,普通的消费者在吃蜂蜜的时候他不知道有这么多颜色,他们以为蜂蜜就是液态的,是一种颜色,十年磨一剑,终于有了小的回报。

崔红旗尝到了甜头,很多人都羡慕他,养蜂十年,终于可以靠着这七彩蜂蜜发财了,可好日子没过多久,整个蜂蜜行业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崔红旗差点也走不下去了。同时,欧洲以药物残留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严重影响了中国蜂蜜的出口,蜂农丰产不丰收,都有了怨言,更严重的是,就在这时,网络又陆续出现很多假蜂蜜的报道,这让刚刚好转的崔红旗吓得够呛。

崔红旗:在互联网看他们卖蜂蜜有添加不该添加的东西,比如说像饴糖这些东西,所以心情非常糟糕,这个行业要被他们整垮,我会担心造假之后,一旦消费者产生恐慌心理,拒绝使用咱们的蜂产品的话,那时候将是养蜂业的灭顶之灾,所以要必须研发出一种能够让消费者看得见的真蜜。

崔红旗有苦说不出,一时间,蜂蜜滞销,价格暴跌,很多蜂农都不干了,三个姐姐也退出养蜂行业,村里的13家养蜜蜂的就剩崔红旗一个人,没有人支持他,崔红旗也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和蜜蜂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他第一次感到这么无助。

崔红旗:价格卖的太低了,一吨才三四千元,蜂农基本上就没有盈利,纷纷改行,就弃蜂不养了,有的把蜜蜂都烧了,有的让(蜜蜂)饿死了,看)很心疼,到蜂厂去看,等于我们合作社那时候也干不下去了。

村民:(养蜂)太累了,利润也太低,我们放弃了,那时候崔总辛苦,不管是败也好,胜也好,他一心在上面专(研),他一心把这个蜂养好。

虽然市场上各种说法都有,崔红旗却没有停下来,把蜜蜂视作生命的他要为蜜蜂正名,为自己正名。崔红旗觉得七彩蜂蜜只是一种卖点,人人都能做,他要研究出一种更有价值的东西。

之后的每一天,崔红旗四处考察,天天出入深山老林,住在蜂厂里,所有人都不知道,崔红旗即将在这里研究出一种将来能改变自己和蜂农命运的宝贝。

崔红旗:一直苦苦追寻,我能找到一款新的高端产品,提高它的养殖效益,苦思冥想,好像有一种宇宙的指引,后来因为在深山里养蜂,迫不及待就思考这个东西,最后有了宇宙的指引,就被我研发成了蜂巢蜜。

记者:宇宙的指引。

崔红旗:是的,就是说那种非常寒冷的夜晚你能看到满天星斗在绽放,你的思想不在帐篷里,跟着一起走了。

寒冷的夜晚让崔红旗灵感爆发,在做了上千次试验后,2013年,崔红旗终于有了收获。

崔红旗:到这样就是他的半成品,你看这里的蜂巢都清晰可见,里头的蜜晶莹剔透,我给它转过来,你看这边已经开始封盖了,蜜蜂分泌蜂蜡,开始把它封起来,蜂巢蜜的好处主要就是,它跟普通蜜(相比),它不需要加工,所以它省去了中间加工过程的交叉感染。

这个薄薄的小片是用纯天然的蜂胶和蜂腊做成的,小片上已经事先压好了六边形的模型,相当于建房子的地基。把小片装进瓶子里,再把瓶子放进蜂箱。

等待十几分钟后,有蜜蜂悄悄地爬了进去,三十分钟后,越来越多的蜜蜂进去了,等到3个月以后,建好的蜂巢里面装满了蜂蜜,并且封上了盖,三个月的精华,尝起来的感觉更是不一样。

崔红旗:你尝一口。

记者:那我要当着这么多蜜蜂的面尝尝它们辛苦的果实了,来吧,冒着生命危险尝一下吧,好怕它们过来蛰我,我刚握了没多长时间,(蜂蜜)都流下来了,尝尝这刚出炉的蜂巢蜜是什么感觉。

崔红旗:吃吃看。

记者:(蜂蜜)都流下来了,好甜啊。

崔红旗: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对吧。

记者:太幸福了。

崔红旗:割嗓子了?

记者:没有,就是太甜了,我觉得这个蜂巢蜜跟我们平时在市场上吃的那种特别不一样,它有嚼劲,有口感。

崔红旗:很浓郁的一种花香味,对吧。

崔红旗直接在瓶子里酿出来的蜂巢蜜,不但打消了人们对买到假冒蜂蜜的顾虑,崔红旗说还有一个更大的亮点,一片这样的蜂脾,蜜蜂根据自己的习惯分蜂蜜、花粉、蜂王浆、蜂胶等不同营养品,农户们也是分开卖,崔红旗在蜜蜂酿蜜的过程中不断移动瓶子位置,把这四样宝贝集合到了一瓶蜂蜜里。

这样一瓶500g的蜂巢蜜崔红旗定价138元,产品一推出在行业引起了轰动。

县长王春:这个蜜,我也是第一次看见,感觉很神奇,蜜蜂怎么在瓶子里面筑巢,挺轰动的,很多老百姓都说要尝一尝。

蜂农:他很创新,普通的蜜农做不出来,必须用他的技术,每一个蜂农都佩服。

2014年10月,崔红旗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投资200多万元新建加工厂,可处处都要花钱,夫妻两人多年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有了好的产品可到底怎么卖出去,崔红旗迫不及待的想找一个有资金又懂营销的合伙人。

崔红旗:销售的话这个一直是我的瓶颈,因为我从事养殖出身,如果搞企业的话自身这个短板是不行的,迫切想找一个合伙人,能懂营销的合伙人。

就在崔红旗最无助的时候,当地有一个做工程的老板给他打电话,愿意投资1000万元合作,崔红旗和妻子都很心动。

老婆高玉梅:我觉得很吓人的一个数字,在我这可能我一生都不能赚到一千万元,心动了,确实心动了,我真的想和他合作合作。

所有人都觉得崔红旗运气真好,要啥来啥。可他倒是好,想了两天却断然拒绝了一千万元的投资,不仅如此,还马上选择一个只能拿出三十多万元的人合作。

崔红旗:他跨行业,对这个行业不了解,毕竟不是在这个行业里面干过,他没有感情,万一他干不好,他可能会随时撤资啊,你怎么弄,最后的社会责任的话,可能是我对他要打了一个问号。

他叫王其春,在北京从事网络销售,也是崔红旗的表弟,2013年他过年回家,看到姐夫研究出来的蜂巢蜜。

王其春:发现这个东西以后,我觉得它的市场价值很高,我认为现在不管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对健康的,纯天然的产品都是比较认可,不怕价钱贵只要东西好。

王其春非常看好蜂巢蜜的市场前景,但当时他也只能凑到三十多万元,虽然没多少,但崔红旗拒绝了1000万元的合作,而是选择了和表弟王其春合作,一个负责生产,一个负责营销。

崔红旗:当时他有他的优势,在销售方面有优势,考虑也是家里的亲戚,跟他合作一下。

县长王春:他们的合作一个是产品创新,一个是销售创新,第三个模式也创新,未来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到2015年,除了蜂巢蜜,崔红旗又推出了十几个种类的产品,通过网络和商超卖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崔红旗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坚持实现了传统行业里的产品升级。
 
标签: 养蜂 蜂巢蜜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蜜蜂怎样繁殖?养蜂重在繁育管理
    蜜蜂怎样繁殖?养蜂重在繁育管理
    养蜂重在繁育管理,怎样做好蜜蜂的繁衍?蜂蜜是一种养分丰厚的自然滋养食品,含有多种无机盐、维生素和无益人体安康的微量元素,蜂王浆更是初级养分品。蜜蜂除了提供蜂蜜、蜂王浆、蜂毒、蜂蜡外,还是各种作物最理想的授粉昆虫,可使农作物减产增效。本期引见
  • 黔江“养蜂大王”张茂盛冬天养蜜蜂经验谈
    黔江“养蜂大王”张茂盛冬天养蜜蜂经验谈
    “蜜蜂养殖有三个关键环节:立王分群、追逐花源、平安越冬。”近日,黔江白石乡远近出名的“养蜂大王”张茂盛通知笔者,冬天养蜜蜂,不能一关箱门,什么都不论,要重管护、多繁衍,第二年春天赋有更
  • 吴天明的养蜂路 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路
    吴天明的养蜂路 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路
    吴天明和其他乡村男人一样,曾临时外出务工,他在外做过电焊、机械修缮等任务。岁月的流逝让他思乡情越来越明,越来越浓,53岁时,他回到天星镇安乐村老家,当了下鸦鹊沟的社长,从此他挑起率领全村人致富的担子,几年来他率领村民修通了路,接通了水,架
    11-23 养蜂致富
  • 捅马蜂窝卖蜂蛹赚钱一斤200元!
    捅马蜂窝卖蜂蛹赚钱一斤200元!
    近日,笔者在丰都县都督乡场镇上看到,几名村民正围着一个大蜂窝,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取蜂蛹,旁边曾经装了满满的两盘。 “这个是马蜂,被它蛰一下可不得了,不过油炸后的蜂蛹特别好吃。”村民石文琼通知笔者,蜂巢里的蜂蛹富含高蛋
  • [农广天地]毕孝泽养蜂收入翻倍的奥秘
    [农广天地]毕孝泽养蜂收入翻倍的奥秘
    [农广天地]养蜂成就的甘美事业20161012。一个普通的蜂农,养殖百十来箱蜜蜂,一年的支出大约十来万块钱。异样是养蜂,本期节目中的主人公毕孝泽每年的支出至多要比他人翻上一番,多卖出十多万块钱来,这终究是怎样一回子事呢?在本期的《农广天地
  • 桑植县杜必金 养蜂行业脱贫致富能手
    桑植县杜必金 养蜂行业脱贫致富能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桑植县竹叶坪乡提到杜必金,无人不晓。他往年62岁,养了36年蜜蜂,成了桑植养蜂行业脱贫致富能手,是大家公认的“养蜂大王”。9月20日,记者走进杜必金的养蜂场,一探
    09-24 养蜂致富
  • 重庆李枝梦靠单腿走出养蜂致富路
    李枝梦往年53岁,家住重庆开州区大进镇紫金村1组,由于脊髓灰质炎落下了终身残疾,但他没有向命运抬头,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打拼出了一片属于本人的天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探索养蜂经历 “我5岁左右的时分发高烧,引发了脊髓灰质炎。&r
    09-19 养蜂致富
  • 太山坝村陈凤武贷款养蜂年入4万脱贫致富
    太山坝村陈凤武贷款养蜂年入4万脱贫致富
    太山坝村历来有养蜂的传统,听外地的养蜂人引见,今年村里的农户根本每家都养几箱蜂,年底待客或许本人食用。在脱贫攻坚任务中,把养蜂确定为主导产业,是村民脱贫致富的次要产业。蜂农陈凤武在镇村干部的协助下,存款5万元养蜂103箱蜂,能产1000多
  • 湖南杨忠庆的养蜂致富经: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年
    在湖南泸溪,想吃正宗原生态芬芳甜润的蜂蜜,最好是去找“蜂王”。向泸溪养蜂人打听“蜂王”,简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庆丰生态养殖专业协作社理事长——杨忠庆。红土溪辛女
    08-11 养蜂致富
  • 黄国忠:胡蜂养殖“舞”出大产业
    黄国忠:胡蜂养殖“舞”出大产业
    在云南省龙陵县龙山镇河头村,老实憨厚的中年农民黄国忠,凭着一股韧劲痴迷于养蜂,经过30余年的不懈探究,成功破译了人工驯养胡蜂的“密码”。2013年,他成立了龙陵县黄氏胡蜂养殖无限责任公司和胡蜂养殖专业协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