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长耳阶段巧管理技术

   2014-11-02 0
核心提示:黑木耳袋栽,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出耳阶段),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最终关系到经济效益。1.菌袋穴口划法实践表明菌袋增穴划口,以“V”形口最佳。其长处一是口形
黑木耳袋栽,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出耳阶段),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最终关系到经济效益。
1.菌袋穴口划法实践表明菌袋增穴划口,以“V”形口最佳。其长处一是口形小,培养阶段与空间接触少,避免露空养分散失;二是口形上大下小,菌袋上方的薄膜,一经划破即翘起,似伞一样遮盖于穴口,培养阶段喷水时起到保护伞作用,避免喷水直透穴口,引起杂菌污染;三是“V”口下方三角尖部位小,正好让水分保留一小点于尖口,有利于穴口保湿出耳;四是原基形成时,划口处两条斜角一联结,1个杏核大小的原基,顶起穴口的塑料膜,使它自然向上翘起。子实体本身封住穴口,水浇不进袋内,形成菌袋“内干长菌丝,外湿长子实体”的良好出耳条件;五是穴口小,耳芽集中,出耳成形美观。

划口时可用刀片,顺着袋面划割。从左入刀下划,从下顺刀向右斜划,形成“V”形的穴口。

1.1划口角度划口的角度为45~55°角的斜线长度为2~2.5厘米。斜线过长,一是营养分散,子实体原基很难形成大朵;二是使穴口过大,培养基裸露面积大,外界水分也易渗入袋内,轻易感染。反之,划口角度斜线过短,造成穴口小,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使产量降低。

1.2划口深度划口深浅是出耳早晚,耳根大小的关键。划口过浅或不往培养基内划,子实体长得朵小,袋内菌丝的营养输送不上来,长耳慢,而且耳根未伸入袋内,一碰就掉。划口过深,子实体形成较晚,耳根过粗,延长原基形成期。划口和相宜深度为0.5厘米左右,最多不超过0.8厘米,这样的深度有利于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在正常温、湿条件下,一般7天原基便可形成并封住划口处。

1.3定位定量菌袋划口布局和划口数量多少都有讲究。由于菌袋规格不同,栽培形式不一,划口的方位和划口数量略有差别。规格为17厘米×33厘米短袋的,为立式排放栽培,垂直于穴口,可划2~3层口,呈“品”字形排列,每层4个口,每袋8~12个口。上下3层口距离较近,中间1排可划2个口。如果划口数量过少,浪费袋内营养;划口过多,子实体分化不良,产量无保证。规格为12厘米×50厘米长袋的,有立式斜靠和卧式横排两种栽培方式:立式的同短袋垂直布局划品字式,每袋划12~15个口;卧式的应采取横向布局划口,每袋划12~15个口。

2.划口后诱发耳芽菌袋划口后,进入原基形成和耳芽发生阶段,也就是黑木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为确保原基飞快形成,必须认真把握以下5点。

2.1集中复壮由于菌袋从室内搬到野外,又经搬动和划口工序,菌丝受到肯定挫伤。为使其飞快恢复,划口后必须采取集中培养复壮。把菌袋密排在1~2条畦床的排袋架上,罩紧薄膜,让菌袋在小气候内5~7天,使穴口菌丝尽快复壮。如果划口后直接把菌袋排放于各个畦床上,穴口菌丝轻易干燥,喷水又易霉烂。

2.2保湿发育经过集中复状后及时把菌袋,分别摆放排袋架上,罩好盖膜。保湿为主,使穴口培养基表面湿度,以免干燥板结,空间相对湿度以85%~90%左右为宜。一般不往菌袋的穴口上直接喷水,只可用0.7毫米孔径喷水片的喷雾器,在架床附近及空间进行喷雾。如果空间湿度过大或喷水穴口上,菌丝就会加速生长,形成一层白色菌皮,影响原基出现,或者菌丝易胶质化。

2.3干湿交替干湿交替是促进原基形成的一种手段,经过上述自然地湿和微量喷雾后,穴口滋润。此时可进行揭膜通风,每天早晚各1次,工夫15~20分钟,使畦床内更新空气。穴口表面湿度稍降,干干湿湿,袋内菌丝接触氧气后,加速新陈代谢,原基飞快显露,并逐步形成耳芽。

2.4湿差刺激冷冷热热的温差刺激特别有利出耳。当株基形成后,夜间可把畦床上的罩膜揭开,使白天与晚上形成温差。同时夜晚空间细雾蒙蒙,适于原基分化成子实体。

2.5散射光照黑木耳菌丝见光原基易现。散射光能诱发原基的形成,而且还能与空气同时作用,来调节空间相对湿度,抑制霉菌滋生。因此排袋后阴棚要有散射阳光透入,更好地促使原基飞快形成,并逐步分化。

3.黑木耳喷水工夫以及合理喷水

黑木耳培育阶段要求干燥,当菌丝体生理成熟,菌袋进行划口时,就需要增加空间相对湿度,就在这个时期进行第一次喷水,但不直接向菌袋穴口中喷水,只可用0.7毫米孔径喷水片的喷雾器,在空间喷雾化水。相对湿度以85%~90%。如果空间湿度过大或喷水穴口上时,菌丝加速生长,形成一层白色菌皮,这就会影响原基出现或者菌丝易胶质化。

伴着子实体生长进展,喷水也要逐步增多。空间相对湿度要求90%~95%。通常晴天。每天喷水1次,喷水多少应视子实体的生长状况而灵活把握。幼耳阶段天气阴雨潮湿,应少喷水,子实体生长中期,吸水量较大,如天晴干澡,应多喷水,少通风。根据栽培者实践经验,必须把握“五多五少”,即耳芽多的多喷,耳芽少的少喷;耳萎结多喷,耳湿少喷;晴天多喷,阴天少喷;冬天多喷,春天少喷;气温高多喷,气温低少喷。喷水结合通风,以免高温高湿而烂耳。喷水的水源必须无污染,水质要清洁卫生,符合无公害栽培的要求。

4.长耳期最适温度控制

出耳阶段的温度,分为耳芽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两个阶段。即肉眼看到黑色隆起的耳芽长出和逐渐长成片状的子实体。温度对子实体生长关系密切,温度高,子实体生长快,成熟早,总产低;温度低,子实体生长缓慢,生长期长,总产量反而高。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最佳温度为15~25℃,而以20~25℃出耳率高、朵形大、产量高。因此必须把握好这个温度标准,人为创造相宜条件。各地春季自然气温一般都在15~25℃之间,特别相宜长耳。海拔较高的山区,气温低于15℃时,应采取夜间罩膜提升温度,晴天中午将阴棚上遮盖物拉稀,引太阳热能提升棚内温度。

5.长耳阶段对光照和通风的要求

黑木耳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有充足的散射光和肯定的直射光。增加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工夫,能促进耳片的蒸腾作用,并提高其新陈代谢活动,使耳片变得肥厚,色泽变黑,品质好。据实验:光强度在400勒克斯以下,黑木耳是浅黄色;1000勒克斯以上,为黑色。出耳棚光照度要求“三分阳、七分阴”花光照进棚内。

长耳阶段呼吸作用加强,要经常保持空气新鲜。尤其是气温高、湿度大的情况下,更应注意通风换气,促进出耳和耳片分化。如耳片生长缓慢,并生长漏斗状的耳柄,则说明通风换气差,应及时揭膜通风,使耳片尽快恢复生长。低温季节,应缩短通风工夫,并选择中午通风10~15分钟,以满意子实体新陈代谢中对氧气的需要。

6.采收后再生耳的管理

黑木耳新法栽培,正常是1次接种连收3~4批。头1~2批量多质优,2批次之,4批少而差。采收第1批黑木耳后,为促使飞快转潮生长第2批子实体,管理上必须把握好以下技术。

6.1铲除耳根常因第1批子实体采收时,耳根没除净,遇气温高时,出现霉烂,导致杂菌污染,无法再生。为此采收时,要沿袋面整朵割下,并用利刀铲除穴口上的残留耳根。

6.2控湿养菌采后的菌袋要停止喷水4~5天,同时加强通风,并把阴棚上遮盖物拉稀,增加光照度,使穴口表面水分收缩。袋内菌丝连续吸收养分,由原来生殖生长转回营养生长,此时畦床温度应把握在24~26℃,促进菌体复壮,为第2批长耳而提供强壮的菌丝体条件。

6.3重划穴口黑木耳出耳不同与银耳,它不是出耳于原接种穴口上,而是通过划口露基后出耳。因此每收一批耳后,都要菌袋上重新划口,这样才能使朵形美观,耳片舒展良好。划口必须在第1批采收后,经过7~10天的养菌,让菌丝重新转入生殖生长时,再划“V”形出耳口。

6.4出耳管理由于长耳一批后,培养基水分已消耗部分。因此,划口后的菌袋,为了诱导原基形成,必须微量喷水,使空气有雾化水淋沐穴口料面,每天正常揭膜通风,更新畦床内空气;同时采取温差刺激,干湿交替,促使飞快形成原基,并分化成耳芽,长成子实体。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如何安排黑木耳栽培季节
    应根据当地气候等生态条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行合理安排,肯定要注意选择合适于本地区的自然气温条件消费黑木耳,露地、林地栽培气温基本稳定在5℃以上
    11-02
  • 袋料地栽木耳高产管理技术
    霉菌污染问题的存在,使黑木耳袋料栽培长期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产量不稳定。必须选用合适袋料栽培、抗杂性强的品种,改进、提高制种和栽培工艺,施行以防霉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措
    11-02
  • 黑木耳主要杂菌及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
    黑木耳是东北的主要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产生杂菌,严重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只有了解黑木耳的主要杂菌并明白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才能防止杂菌的生成。1耳木上常见的杂菌1.1
    11-02
  • 木薯渣袋栽黑木耳的应用实验
    木薯是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伴伴着木薯加工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大量木薯渣产生,并因此带来一系列环保问题。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到变废为宝,笔者根
    11-02
  • 黑木耳园田化高产栽培技术
    黑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由于它消费成本低、见效快,很受农夫的欢迎。以袋料栽培为例,一般每袋成本为0.25~0.65元,可产干耳50克,以每公斤50元计算,每袋可
    11-02
  • 木耳“牛皮包”防治技术
    木耳料袋的牛皮包病菌(四川境内俗称)主要由菌种污染、场地污染、拌料水分过多、蒸料灭菌不彻底等造成。牛皮包病菌在未发病之前,很难看出蛛丝马迹,一旦发病后,传播、感染相当快。
    11-02
  • 袋栽黑木耳烂棒原因及防治对策
    近几年伴着全国各地代料香菇的迅猛发展,代料香菇量多价跌,菇农增产不增收现象日益严重。为此,我们引导当地农夫试种袋料黑木耳,并获得了成功,但在栽培过程中发生烂棒现象较为
    11-02
  • 木耳巧贮藏
    1杜绝虫源危害木耳的害虫有白蚁、谷蛾、长角谷盗,这些害虫经常在仓库缝隙、堆放的杂物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用
    11-02
  • 袋料黑木耳田园化有栽培新的技术
    伴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保健意识的增长,近年来黑木耳销售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有新的变化,其传统栽培模式――段木栽培已将“难撑”。其一:木耳资源消耗太大,不利长远发展。其二
    11-02
  • 泡发木耳有学问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木耳中还含有核苷酸类物质,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所含胶体,有较强的吸附力,可以起到清理消化道的作用。此外,木耳还有降低血液凝块的作用,能防止动脉硬化,
    11-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