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蟹颤动病的防治方法

   2013-12-16 0
核心提示:安徽省芜湖县地处江南水乡,实有水产养殖面积11万亩,其中,池塘养蟹面积达1万余亩。近来,笔者随机抽样调查了30户池塘养蟹户,发现有近1/3的养蟹户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养殖管理不
安徽省芜湖县地处江南水乡,实有水产养殖面积11万亩,其中,池塘养蟹面积达1万余亩。近来,笔者随机抽样调查了30户池塘养蟹户,发现有近1/3的养蟹户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养殖管理不规范,造成河蟹大量死亡,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认为有以下4种情况:

1.蟹池缺氧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爽、溶解氧充足、且有肯定微流水条件的环境中,由于一般养蟹池的水位较浅,大多数水深为0.8m~1.0m,致使实际池塘中的贮水量不足,水质不稳定,同时,人工投喂动物性饵料的品种杂,数量大,河蟹摄食后的残饵及排泄物在水中分解发酵,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特别是严冬季节,轻易发生水体缺氧而造成河蟹大量死亡。

2.水质污染河蟹是甲壳类动物,对水质污染有较强的敏感性,水源受到农田排放农药的污染后,轻易造成河蟹中毒死亡。

3.互相残杀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河蟹个体之间会发生互相残杀现象,特别是处于蜕壳期的软壳蟹、受伤蟹及个体体质较弱的河蟹,轻易被伙伴争食而导致死亡。

4.疾病死亡日常管理中,由于病害防治措施不力,造成池塘内的水体中病菌大量繁殖,河蟹染病而死。其中,河蟹颤动病是造成芜湖县养殖河蟹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河蟹一旦表现为站立不稳,行动迟缓无力,翻身困难,步足前2节赤红等症状,就可以诊断为河蟹颤动病。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河蟹颤动病是两种细胞质病毒协同作用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即呼肠孤病毒状病毒和弹状病毒状病毒(RLV~RhvA)。该病4月份~10月份为风行期,7月份~8月份为高峰期,刚刚开始时每天死亡数只河蟹,但很快蔓延至每天死亡数百只河蟹,且死亡河蟹多数较肥壮,规格较大。河蟹颤动病的发病原因包括:

1.池塘老化,清塘消毒不彻底。养殖河蟹的池塘每年均应清淤,特别是上一年发生过病害的池塘更需清淤,一些池塘只注意表面药物消毒,而忽略了清淤工作的做法是不准确的。另外,有些养殖池塘的消毒方法不准确,如用生石灰消毒,实际上生石灰早已风化成了末灰,或用块灰干投,撒投不均匀,造成池塘消毒不彻底,病原菌没有彻底清除。

2.河蟹缺乏必需的营养。目前,很多养殖户的常用饲料是小麦、玉米、小杂鱼、螺蛳等,而很少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只注意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忽视了维生素的添加。由于缺乏维生素的摄入,养殖的河蟹表现为蟹体过肥,肝功能常因负荷过重而发生变性,以至坏死,造成了河蟹体质下降,且对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3.水环境的条件较差。芜湖县很多集中养蟹的地区水源缺乏,养殖用水通过成片的池塘排出又重新注入,造成病害的二次污染以至多次污染。

4.气候的影响。由于持继高温、干旱天气,直接影响了养殖水体的水质,从而诱发河蟹颤动病的发生。

5.河蟹苗种携带病原体。由于从外地购进的河蟹苗种混乱,很多蟹种本身带有病原菌,再加上同池蟹种的规格、来源不一,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6.药物运用不规范。一些养殖户对河蟹患病缺乏明确的诊断,出现病害就滥用药物加以治疗,使河蟹体内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生颤动病,运用药物的效果欠佳。在预防上,存在过量运用生石灰,造成有的养殖水体pH值过高,严重影响河蟹的生长。

在池塘养蟹过程中,为尽量避免河蟹因患颤动病而死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冲水或换水。养殖河蟹的池塘要经常调节水质,以保持水质清新,严冬季节应每隔1天~2天早晚各换水1次,最好是边灌边排,同时注意河蟹的活动情况。发现有河蟹爬出水面,表明池水严重缺氧,应即刻灌注新水。

2.加强预防工作。首先,要注意改善水体环境,设置独立的进排水设备,并使池塘坡度保持在2~3∶1。池塘消毒应与清淤同步进行,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种草养蟹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3.养殖管理中,要选购来源明白的河蟹苗种,防止从疫区购种,同时提高饲料质量,加强水质管理。

4.科学用药。在用药治疗过程中,生石灰要用块灰,并过量运用,避免盲目性。根据当地情况,5月份要进行一次彻底预防,首先杀灭纤毛虫1次,再泼洒二氧化氯1次,6、7、8三个月高峰期内服治疗颤动病的药饵,连用5天~7天。治疗期间,需用二氧化氯或溴制剂药物连续全池泼洒3次,同时内服治疗颤动病的药物,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秋蟹须防纤毛虫病
    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所引起。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
    05-26
  • 蟹病多发季节,必须重视防范
    入夏以来,蟹农纷纷告急!有些地区蟹病的发生工夫也较往年提早,且来势较猛。蟹病的类型较多,有生物性的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也有非生物性的蜕壳障碍症、中毒症,还有病因不
    04-14
  • 螃蟹黑鳃病如何防治
    病因该病主要由水环境恶化而诱发,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症状病蟹鳃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池底有淤泥5厘米~10厘米,
    04-14
  • 药饵法防治蟹病注意事项
    药饵法是防治蟹病的常用方法。采取药饵法防治蟹病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药原则。防治蟹病的药物很多,且功能不一,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抑制和杀灭病原体,改良养殖环境,增强河蟹
    04-14
  • 防治蟹烂肢病和甲壳病
    蟹烂肢病和甲壳病的病原均为细菌。通常是在捕捞作业,长途运输,长工夫暂养过程中,蟹体遭受创伤后,被细菌侵入而引起。蟹烂肢病的主要症状是病蟹肢节间呈充水状腐烂,步足易断落
    03-13
  • 梭子蟹常见病害防法
    梭子蟹自人工育苗至养成商品蟹出池的各个时期均有病害发生,严重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中危害较严重的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弧菌病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鳗弧菌、副溶血弧菌
    03-07
  • 防治蟹病增效益
    蟹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一、蟹病的主要预防措施1.稻田消毒:在蟹苗放养前的15~20天,每667平方米稻田用生石灰50~75kg,对水溶化后全田泼洒,杀灭蚂
    02-14
  • 河蟹“懒”病的防范措施
    在池塘人工养殖河蟹中,那些个体小、生长慢,以至停长的小河蟹,长期栖居于洞穴或泥土下,懒得出来活动及觅食,仅以泥土中有机质来维持生命,因而导致营养严重不良,直接影响河蟹产
    02-06
  • 青蟹养殖病害防治及养殖技术要点
    2003年,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将青蟹养殖业列为省六大优势产业带建设之一,并将三门县列为省级青蟹优势产业带建设的中心区域,该县被誉为中国青蟹之乡。但伴着青蟹养殖规模的扩大
    01-26
  • 螃蟹黑鳃病防治方法
    病因该病主要由水环境恶化而诱发,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症状病蟹鳃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池底有淤泥5厘米~10厘米,
    12-25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