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腿病

   2014-11-02 0
核心提示:(1)腿病的类型鸵鸟的腿病与肉鸡的腿病很相似,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腿扭转多发生于2-7周龄的雏鸵鸟。其特征是胫跖骨向外扭转,有的扭转达90度以上,多发生于左腿,很少有同时两腿发病的。病鸟常用一肢负重,病肢外撇,行走时
(1)腿病的类型鸵鸟的腿病与肉鸡的腿病很相似,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腿扭转多发生于2-7周龄的雏鸵鸟。其特征是胫跖骨向外扭转,有的扭转达90度以上,多发生于左腿,很少有同时两腿发病的。病鸟常用一肢负重,病肢外撇,行走时拖地而行。该病病程发展很快,从出现症状起几小时内就会形成扭转。其发病原因不明,据报告大剂量投服维生素B6可降低发病率。

②软骨发育不良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跗关节的异常为特点。其特征是软骨不透明,软骨形状和大小不规则,未矿化和未血管化的软骨从生长板延伸到干骺端。其症状表现在胫跗关节上,引起跗关节肿大,因此也称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研究表明,高钙低磷饲料能增加本病的发病率。若饲料中含有高剂量的磷,也能发生本病。

③胫骨短粗症主要指软骨营养不良而引发的腿病。其特征是骨骺生长板发育受阻,长骨短缩,跗关节肿大、扭转、弯曲、扁平,最后致使腓肠肌肌腱脱离骨槽而形成滑腱症。一般认为当饲料中缺乏锰、锌、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胆碱、维生素B6及Bl2时,特别是缺锰时易发本病。

④佝偻病可见两腿外向(X型)或内向(O型),跗关节肿大,跛行,同时可见龙骨呈S型。其原因主如果缺乏钙、磷、维生素D3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其特征是生长板增厚,矿物质沉着减少,骨化受阻。

⑤滑腱症据文献介绍滑腱症的出现主如果饲料中缺锰而造成的,可视为缺锰的特异症,因而又称锰缺乏症。但从鸵鸟的临诊实践来看,滑腱症并不是缺锰的特异症状。因为有的鸵鸟场锰的添加量远远超过推荐量,但是滑腱症照样频繁发生。为此,滑腱症不是某种病因的特征性症状。

(2)发生腿病的原因分析

①管理不周的机械性因素一是出雏机、育雏室的地面平滑,刚出壳的雏鸟由于腿脚还较软弱,常趴卧地上,当其站立活动时轻易出现蹬空的现象,严重的能发生肌腱撕裂而导致腿扭转。二是育雏时运用塑料盆做料盆,塑料盆如果口径大,雏鸟采食时很轻易掉进去,当其要逃出料盆时,由于料盆边缘平滑往往要挣扎撕蹬数次才能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也轻易造成肌腱拉伤而发生腿病。

②营养过剩发育不均衡有的鸵鸟场主盼鸟快长心切,除了喂给充足的蛋白质饲料外,还加喂鸡蛋、面包虫等,把雏鸟喂得又肥又重,但是两条腿的骨骼发育缓慢,因超负荷负重也能引发腿病。

③饲料配方不当在饲料配方中钙含量过高,磷、钙比例严重失调,超过了推荐量数倍。同时锰、锌的含量也过高。

④添加剂保管不当添加剂中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有的性质较稳定,有的则很不稳定,常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而变性、失效。如泛酸钙在维生素预混剂中,如果温度高,其有效成分破坏就严重,如在5℃的条件下保管24个月损失2%,在20-25℃的条件下损失7%,在35℃的条件下损失70%。有的鸵鸟场是自购自配添加剂(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由于无知和图省事,一次购置的数量过多,而且保管条件不好,夏季贮藏间的温度过高,包装袋封口不严密。在此情况下,虽然按推荐量运用了添加剂,但其效能却难以保证,这是发生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3)防治对策

①防止新生雏鸟和幼雏的滑脱伤害一是建议在出雏器塑料筐的底面铺上防滑垫料,如浴巾、擦鞋垫等,以防雏鸟发生滑脱伤害。二是雏鸟转入育雏室后,将两腿绑上绊绳,宽度以不影响活动为准,但不要太长,长了就起不到防滑的作用。2周龄后可解除。三是幼鸵的饲料槽以用铁槽为宜。

②平衡营养,控制生长要按饲养营养标准投料,使肌肉、骨骼保持均衡发育。防止肌肉增长过快,体高增加过多。雏鸵出壳后,体内的卵黄要经2周的工夫才能吸收完毕,因此,在育雏初期不必再喂其他高蛋白饲料。

③保持饲料中恰当的钙磷比例:根据国外资料及有关专家推荐,雏鸟饲料中钙含量达到1.5%,磷含量达到0.75%即可。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为防止饲料中钙的不足,应在饲养场内设置一个装有贝壳粉的料盆,供鸵鸟随时采食以补钙的不足。二是贝壳粉以片状或颗粒状为好,这样的贝壳在胃内停留的工夫较长,贝壳中的碳酸钙与胃中的盐酸能有较长工夫的接触,可析出游离钙而易于吸收。如贝壳粉在胃内停留工夫短,随饲料进入肠道后很轻易排除体外。据研究,饲喂粉状贝壳比喂片状或颗粒状的贝壳要少吸收20%的钙。三是不要用沸石粉代替石粉。有人认为沸石粉是补钙剂,可以代替石粉。实际上石粉含钙量为35%,而沸石含氧化钙仅有5%以下,钙的含量更微乎其微了。

④适时调节维生素的用量一是夏季要增加B族维生素的用量,夏季B族维生素消耗多,不及时增补就会造成B族维生素缺乏而发生腿病。因此,每年的5月至10月应增加B族维生素的用量2-3倍。特别是种鸟与雏鸟。二是冬季要增加维生素A和D3的用量,冬季雏鸟大部分饲养在雏舍内,在北方白天饲养在塑料棚内,因雏鸟不能直接受到日光的照射,皮肤内的7-氢胆固醇不能转化成维生素D3,而影响钙质的吸收,会使腿病的发病率增加,因此,入冬后应给受不到日光照射的雏鸟增加2-3倍维生素A和D3的用量。

⑤注意添加剂的运用和保管一是要按推荐剂量运用添加剂,鸵鸟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是有肯定限度的。缺少时轻易发生疾病,对生长发育不利;但是有的矿物质多了也有不利的影响,如钙量过高会发生腿病,也会影响锰、锌的吸收;锰过量则会抑制精子的形成,影响受精率。二是添加剂要现用现配,由于多种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混合在一起,其酸碱性不同会产生肯定的化学反应而影响效能。因此,添加剂要现用现配才能保证效能不受损失;配好的饲料应在3天左右用完为好。三是不要用鸡的多维素和矿物质预混剂喂鸵鸟。四是购置的添加剂最好保存在低温条件下,用过后包扎,并要严密扎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非洲鸵鸟的孵化方法
    非洲鸵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鸟之一,身长可达1.8m,头高2.6m,体重可达130kg。如今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都在从事这一新兴家禽饲养业。现就对非洲鸵鸟的孵化技术浅谈如下。1种蛋的搜集与储存一般雌鸟比雄鸟
    03-08
  • 特禽普通疾病:鸵鸟白肌病
    白肌病又称肌炎或肌营养性不良,是一种肌肉变性性疾病,本质是营养代谢性病损组织广泛的综合征(包括肌营养不良、肝营养不良和脂肪组织炎等)之一。本病在禽类中有发生,家禽和驯养特禽均可发生,并有肯定的地理分布。此外,哺
    03-08
  • 非洲鸵鸟的孵化技术
    非洲鸵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鸟之一,身长可达1.8m,头高2.6m,体重可达130kg。如今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都在从事这一新兴家禽饲养业。现就对非洲鸵鸟的孵化技术浅谈如下。1、种蛋的搜集与储存一般雌鸟比雄鸟
    03-08
  • 鸵鸟孵化技术
    一、严格选择种蛋种蛋必须来自优良、健康的鸟群,选择种蛋时,先将薄壳蛋、砂壳蛋、钢皮蛋及过大、过小、过扁、过圆、污染面积过大的种蛋挑出。对刚产出的种蛋不宜赶紧入孵,要蹙贮存24小时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6天,保存的温度以1
    03-08
  • 鸵鸟白肌病
    白肌病又称肌炎或肌营养性不良,是一种肌肉变性性疾病,本质是营养代谢性病损组织广泛的综合征(包括肌营养不良、肝营养不良和脂肪组织炎等)之一。本病在禽类中有发生,家禽和驯养特禽均可发生,并有肯定的地理分布。此外,哺
    11-02
  • 如何选购鸵鸟
    要明白什么是种鸵鸟,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品种。品种是指通过育种而形成有肯定数量的群体,它们具有特别的形状和一般基本相同的消费性能,并且遗传性稳定,顺应性也相似。目前饲养的非洲鸵鸟,都是经过人工长期饲养驯化、通过杂
    11-02
  • 鸵鸟的孵化条件
    湿度:由于鸵鸟蛋的蛋壳厚,水分不易蒸发,孵化机内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0C范围内较相宜,晴天可高些,雨天调低些。出雏机内相对湿度控制在36C范围内。通风:通风在鸵鸟种蛋的孵化过程中,比家禽更为重要,尤其是孵化后期,通风
    11-02
  • 鸵鸟综合养殖手册
    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雌鸵鸟一般在2―3岁时发育成熟。第一年产蛋较少,一般为20―40枚,以后逐年增加,到7岁时达到产蛋高峰,达到80―100枚左右,有效繁殖期为40―50年。雄鸵鸟性成熟略晚于雌鸵鸟,所以在引种时要注意,雄鸵鸟须要比
    11-02
  • 鸵鸟的饲养、繁育、场地建设
    一、鸵鸟的性成熟与产蛋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雌鸵鸟一般在2―3岁时发育成熟。第一年产蛋较少,一般为20―40枚,以后逐年增加,到7岁时达到产蛋高峰,达到80―100枚左右,有效繁殖期为40―50年。雄鸵鸟性成熟略晚于雌鸵鸟,所以在引种
    11-02
  • 鸵鸟新城疫免疫程序介绍
    鸵鸟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常呈急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国内对鸵鸟的商业化规模养殖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对鸵鸟新城疫的研究较少,某些鸵鸟的饲养场由于新城疫的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南非的鸵
    11-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