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茯苓的八大环节(上)

   2014-11-02 0
核心提示:1.适时砍树,削皮留“筋”。根据经验,砍树要在秋末冬初砍伐为最好。这时树木休眠,养分集中在树干内,经过冰冻日晒,干燥得快,干得过心,符合茯苓腐生特性要求。料干是此菌吃料增产的
1.适时砍树,削皮留“筋”。根据经验,砍树要在秋末冬初砍伐为最好。这时树木休眠,养分集中在树干内,经过冰冻日晒,干燥得快,干得过心,符合茯苓腐生特性要求。料干是此菌吃料增产的首要关键,最好在春节前完成备料工作。砍树要“四砍四留”,砍弯留直,砍密留稀,砍远留近,砍大留小。松树主干胸高直径超过20厘米的,浆液充足,种茯苓产量高。但树蔸和不成材的弯曲树也能消费茯苓。

削皮留“筋”是削去厚皮,留3分左右的内皮。树杆较粗的,削6方,留6条“筋”,较细的削4方,留4条“筋”。留“筋”的作用是便于菌丝上料,削皮是按树干平行的方向,每方削出一斧宽的树皮。削皮使树干轻易干燥,留“筋”是保留形成层附近的含氮及糖分的营养物质。

2.及时锯筒上码。从冬至到惊蛰,树干已有7成干。此时,可把分散的树料收拢,锯成短筒,码成“井”字形,堆高1.5米左右。堆脚宜垫起,以利透风。堆顶宜用枝叶覆盖,以防雨水淋湿。这样,则料筒轻易干透,料筒的长短,要按树干粗细而定,粗的短,细的长,一般为0.8-1.1米长左右。此外,海拔高温度较低的地方,料筒可以短一些。

3.选好场,早挖场,深挖场。选场要选排水好的地方,选南面的向阳坡,背风向阳。丘陵地区,可选轻微阴凉的地方。要选老林场,但是老的茯苓场不能连续做窖,老窖轻易“烂窖”,要年年换场。要选缓阳坡,坡度大致10-30度。土质要选麻骨土(即粗砂砾占7分壤土占3分)。挖场要早,冬前挖场,经过一个冬天的坑晒和霜冻风化,以后通风排水好,病虫害少。挖场要求挖得深,要深挖50厘米以上。场内的石头、草根要拣净。但是树根要留在场内,以便长“神茯苓”(即围绕须根结的茯苓)。挖后要开厢、开沟,便于保墒和排水;厢宽约2-2.3米,长度则依地形而定。开厢要和开梯田那样,与山的坡度垂直,减少水土流失。

4.打好接引。即做好茯苓菌种的扩制工作。根据大别山区茯苓消费的经验,采用茯苓的菌核作种,叫做“肉引”。最好是选用当年所消费的新鲜茯苓做种。选种时,要根据三要四不要的原则:要选皮薄、粉足、粒白的,要浆水充足的,要大小适中的茯苓为肉引;不要选太大的,太大的掰开后,中间的部分就没有外面一层菌核皮壳保护,遇雨水淋湿轻易烂掉;不要太小的,太小的浆水不足,生活力不强,不宜做种;不要板硬无浆水的;更不要黄化将烂的。总之,要选用高产窖,而且质量好,能够制成“刨片”(一种片状高档茯苓商品)的茯苓作种。

“肉引”用了几代以后,就会逐渐退化,结茯苓少,而且颜色发黑,轻易“瘟窖”。所以,用“肉引”栽培茯苓,最多只能用一、二、三代的茯苓,第一代的获苓做“种引”,以后逐渐退化。到了第四、五代以后,就不能用作种苓,那就必须用一次“木引”做“种引”,通过这样的方法,衰老的“肉引”就可得到复壮,恢复其种性。这种种性复壮的技术,叫做“打接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接引”用的树料,要选用无节疤、松泡的松树干,中等粗细的最好。树蔸、树梢或节疤多的所谓“亮角树”不要用作打接引。②要选择最好的厢场,消费“接引”。③要在最相宜的季节,一般是“立夏”到“小满”打接引。这时的温度最相宜,过早天气冷,料筒埋在池里工夫太长,就会腐烂;太迟,又来不及长好菌丝,赶不上做种的季节,影响秋场的适时下窖,这样就会影响第二年的产量。④下引(肉引)的量要比一般窖的种引量轻微多一点,每窖0.5-0.6千克,不超过0.7千克(常规用种量的3倍)。这样,上引化木(即分解木料)才会快。⑤每窖下料筒3-5筒,最好只排一层。⑥盖土不宜深,只能在3厘米左右。⑦下窖后,要特别加强管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茯苓栽培新法
    1.选蔸。松树砍伐后留下的树蔸,凡直径在16厘米以上都可用于栽培茯苓。一般是用头年秋天或当年春砍伐的树蔸,要求树皮没有脱落,木质无虫蚁蛀蚀,不腐朽。因为树蔸不象段木那样能
    11-02
  • 茯苓的采收加工
    1、采收茯苓采收期的确定:发现窖顶土龟裂,说明地下茯苓正在生长,用土将裂缝填好,经过一段工夫不再裂缝,说明地下茯苓已长成熟,即可挖窖采收。不同栽培方法茯苓的采收期不同,应
    11-02
  • 茯苓生长习性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又名茯菟、云苓、茯灵、松薯、松苓等。具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主产云南、广西、福建、安徽及河南、湖北等省区。(一)形
    11-02
  • 茯苓青霉病
    青霉病在食用菌栽培中发生普遍,是茯苓、灵芝等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在子实体形成阶段也常发生。症状青霉病从采收后留在栽培床上的茯苓根侵入,逐渐侵染病体附近的健体,多从
    11-02
  • 松树蔸栽培茯苓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60%以上的中药方中均配有茯苓。按照陈规,常规栽培采用松树段木消费。据医药部门估计,全国每年大约需要2万余吨干茯苓,而每消费1吨干茯苓大约需要20立
    11-02
  • 茯苓链孢霉菌
    链孢霉菌NeurosporasitophilaSh.etDodge,又叫好嗜脉孢霉或红粉菌、面包霉菌、脉孢霉、串珠霉。属子囊菌亚门,粪壳霉目,脉孢霉属。是食用菌菌种消费中威胁性很大的杂菌。发生蔓延较
    11-02
  • 茯苓怎样采收
    茯苓一般在接种后8~10个月内成熟,即可采收,成熟茯苓的特征是:外皮带黄褐色,届时可以控;长菌核的段木变疏松呈棕褐色,一捏就碎,表示养料已尽,应赶紧采收。通常是小段木先成熟,
    11-02
  • 茯苓菌核腐烂病
    茯苓菌核腐烂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茯苓栽培中由于栽培场所排水较差或土壤板结导致菌核出现腐烂现象。症状菌核表皮有病症与破口,发病菌核变黄,后逐渐萎缩,并且流出黄色粘液,
    11-02
  • 病害 茯苓毛霉菌
    毛霉菌Mucormucedo(L.)Brefeld,属接合菌亚门,毛霉目,毛霉属。可侵染茯苓、灵芝、银耳、平菇等食用菌,是一种常见的菌种污染杂菌,其生长速度快,发生普遍。严重时,可导致菌种报废。
    11-02
  • 茯苓种植中怎样防治黑翅大白蚁
    ①选冬场时避开蚁源,清除腐烂树根;②冬地周围挖1道深50cm、宽40cm的封闭环形防蚁沟,沟内撒石灰粉或以臭椿树理于窖旁;③引进白蚁天敌――蚀蚁菌;④在苓场附近设诱蚁坑,埋入松木或蔗
    11-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