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姜诸回乡创业卖花木月入二十万

   2016-10-10 农业致富网0
核心提示:“我要回乡村。”这是一句网络盛行语,却有很多年老人正将它付诸理论。江苏让古代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使得乡村电商产业起飞,还掀起年老人回乡创业潮流。 一波80后、90后分开大城市,回到农

 “我要回农村。”这是一句网络流行语,却有很多年轻人正将它付诸实践。江苏让现代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使得农村电商产业腾飞,还掀起年轻人回乡创业潮流。

一波80后、90后离开大城市,回到农村老家,开网店经营当地特色农产品,一年收入几十万甚至能达到上百万。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赴宿迁颜集镇“淘宝村”、苏州东山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地,见证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江苏各地的农村开花结果。

90后大学生开网店卖花木,月入20万

宿迁颜集镇堰下村是全国首批 20个“淘宝村” 之一。9月22日上午,村民姜诸在自家小院儿门口,正整理一个个纸箱包装的快递包裹,包裹里是即将发货的盆栽、花卉、树苗。这些货品,一部分是他自己家里种植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市场上进的货。

姜诸是一个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今年大学刚毕业。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大二的时候,他就开了一家网店,专门卖花木,“那时候我在学校,我爸妈在家负责帮我发货。”现在,姜诸的生意已经做的比较大了,据他介绍,网店每天都有至少一千个订单,成交额三四万。他家现在有200平方米的仓库,雇佣了十几个工人。“除去包括人工在内的各种成本,我的利润大约是两三成。一个月下来,大概能赚 20 万左右,而这在我们村,根本不算什么。”姜诸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宿迁市沭阳县颜集镇是全国面积最大的花木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全镇花木年销售额约15亿元,其中,网络销售额超5亿元。

萌宠多肉网店集散地,老板很年轻

最近几年,多肉植物风靡各大城市,成了不少都市白领办公桌上的“萌宠”。现代快报记者在颜集镇堰下村走访,发现了大片大片种植多肉的大棚。这些多肉,被村里年轻的老板们搬到网上卖,从农家的大棚,走进千家万户的桌面、窗台。

从姜诸家步行几分钟,就是村民姜玲家的种植多肉的大棚。1994年姜玲高中毕业后,曾经在南京的高尔夫球场当球童,每个月拿着5000元的薪水。一个人在南京辛苦打拼,有时候刷刷朋友圈,看到村里同龄小伙伴都开起了网店、做起了微商,几个月就能赚到自己一年的工资,就开始有点心动。今年3月,她终于下定那个了决心,回到老家帮父亲一起开网店。“我爸爸年纪大了,不太会用电脑、上网,所以拍照上传、接单、打包发货、当客服,这些活我全包了,爸爸只要负责把多肉种好就行。”现在,姜玲家网店平均每天有200多个订单,“回来6个月收入达到 15万元,比当高尔夫球童时要多得多。”

大学毕业回家卖茶叶,现在尝试“触网”

距离颜集镇四五百公里外,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也有一群年轻人从城市回到农村,帮父母卖自家种的土产,一开始是开实体店,现在也顺应潮流开始“触网”。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位自称“碧螺村姑”的年轻女子,正说着一口吴侬软语,向客人介绍自家产的碧螺春茶叶。她叫朱英,今年30岁,“碧螺村姑”既是她的雅号,也是她家店铺名称和产品商标。几年前,从苏州大学毕业以后,她原本在苏州市区一家公司做文职工作。2008年左右,父母在家旁边开了个店,卖自家种的碧螺春茶叶,她就辞去工作回家帮父母做生意。她家每年产春茶50斤左右,明前碧螺春成本是每斤2000元左右。“我家原本是经营实体店的,现在也开始学习做网店了。这样一来,客人既可以来我家实体店体验、品尝,也可以通过网店购买,销路更广了。” 朱英说。

朱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为了能和当地开网店的小伙伴多交流经验,她在东山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申请了一个创客席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苏州东山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中有一个创客中心区,设有200多个大学生创客席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富农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